调查指23%社署社工未来5年大机会离职 工会促改善管理以止血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社署社工总工会一项调查发现,446名受访社工中,逾两成人表示未来五年很大机会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困难、身心问题、管理恶劣等,八成多人认为社署有士气问题。调查又发现,近半受访者有中至重度焦虑、27%有中至重度抑郁,约58%受访者表示,其焦虑或抑郁与社署工作有很大关系;近3成人正长期接受心理治疗、专业辅导或精神科治疗。

工会认为,近年社工流失率高,出现“求过于供”,加上调查显示社工身心状况欠佳等,反映社署管理有问题,急需“大刀阔斧地改善”,“否则止不到血”。

社署回复指,去年社工主任及助理分别有52人及16人辞职,并指社署职系管理组会主动安排与请辞的员工面谈,了解他们拟离职的种种原因并提供所需协助,过往曾成功挽留同事继续留任。

社会福利署。(资料图片)

逾两成人称未来五年欲离职 主因为工作困难、身心问题等

社署社工总工会去年9月19日至10月31日进行调查,向社署社工发出问卷,以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工作困难及士气等情况,收得446份回复,占社署社工总数约17.7%。

工会指出,2023-24年度社署辞职率为3%,比公务员整体的1.8%高6成。是次调查显示,23.8%受访社工表示很大机会于未来五年离开社署,主因并非移民,而是工作困难、身心问题、管理恶劣等。另外,54.6%受访者称很大机会不接受晋升,83%受访者更认为社署有士气问题。

社署回复查询指,截至去年尾,社署的社工主任及社工助理职系分别有1,979个及536个职位。而去年辞职人数为52个社工主任及16个社工助理,相比前两年呈下降趋势。2023年社工主任及助理分别有66人及19人辞职,2022年前者有84人辞职、后者23人辞职。署方指,社署职系管理组会主动安排与提出离职的员工面谈,了解他们拟离职的种种原因并提供所需协助,过往曾成功挽留同事继续留任。

近半受访者中至重度焦虑 27%中至重度抑郁

调查亦透过“广泛性焦虑障碍7项量表”及“抑郁征状自我测量表”,了解社署社工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发现,49.2%受访者有中至重度焦虑、27%有中至重度抑郁,约58%受访者称其焦虑、抑郁与社署工作有很大关系。另外,近18%受访社工正长期接受心理治疗或专业辅导,9.2%正长期接受精神科治疗。58%受访者认为,其焦虑抑郁与社署工作有很大关系。

调查亦以8个常见亚健康状况作问题,约72%受访者表示过去两周有睡眠困难,近6成人感焦虑躁动或情绪低落,约6成人有难以忍耐的疲倦感。61%受访者认为,其亚健康状况与在社署工作高度相关。

社署社工总工会主席梁建雄表示,社署社工熟悉上述自评量表,认为结果“扎实”,社署需要关注。他指,“整个部门被问责文化压住”,大家着力预防犯错,社署内部充斥焦虑氛围,加上调查反映社工身心状况欠佳,这情况应与社工不愿晋升及离职倾向一同审视。

调查显示,43%受访社工认为管理层朝令夕改,社署社工总工会指,反映社署管理有问题。(资料图片)

工会:反映社署管理问题 倡大刀阔斧改善以“止血”

调查亦就社署整体的管理人员表现提问,43%受访者认为管理层朝令夕改,28%同工认为管理层对他们的批评多于肯定,相反肯定较多的只有7.5%。而针对晋升,只有21%受访者认为社署的晋升安排公道,81%受访社工认为社署并非用人唯才。

梁建雄指出,自社会运动及新冠疫情后,很多社工移民,目前出现“求过于供”,坊间不少非牟利机构都增加薪酬福利,令社署社工转职成本降低,不会为“铁饭碗”死守。综合上述情况,他认为反映社署的管理有问题,“管理差了,某程度因为我们走人走得太紧要,青黄不接,管理层能力差了,不懂管理、训练、不懂得帮助同事”,建议社署“大刀阔斧地改善”职位安排、人才分类及主管对同事支援,并推出5年计划,推动正向及“以肯定为本”的管理文化,“否则止不到血”。

工会又建议,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督导培训,由助理署长统筹认真处理明显有表现问题的同工,并加快招聘人手,填补大约150个社署社工岗位出缺。

社署表示,有为督导人员提供培训,提升他们的督导技巧,以及行政管理及危机应变等的能力。此外,社署有举办各类朋辈学习小组,加强同侪间的互助支援。署方称,员工如自觉受情绪或行为困扰,不需转介,即可提出寻求由部门提供的临床心理服务,并在办公时间到临床心理服务课接受咨询、评估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