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加价|陈恒镔:料市区及居民巴士线加价 倡发展非票务收益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消息指,三间专营巴士公司申请加价约6%至9.5%。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议员陈恒镔今日(14日)表示,加幅远高于通胀,相信市民较难接受,期望政府做好把关,以隧道基金抵销加幅。他又估计,今次加价的是市区及居民线巴士,因该批巴士线现时略有亏损;来往机场的长途巴士线则有盈利,预计不会加价。他提议巴士公司能发展非票务收益,例如售卖商品等。
消息指,九巴今年申请加价6.5%;城巴申请加价9.5%;新大屿山巴士申请加价逾6%;龙运巴士没申请加价。
陈恒镔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加幅远高于通胀,加上经济困难、市民收入未见增长,相信市民较难接受。他形容通胀是最重要的“骨架”,之后才考虑“一篮子因素”,包括巴士公司的经营状况、加价后收入有否改善、隧道基金可否舒缓加幅等,并期望政府做好把关。
他估计,今次加价的是市区及居民线巴士,料该批巴士线现时略有亏损;来往机场的长途巴士线则有盈利,预计不会加价。不过他认为,巴士公司不会“大蚀”,因往年有加价,前年的加幅亦颇大。
政府2019年豁免专营巴士使用政府隧道及管制区的收费,节省的隧道费储存在“专营巴士豁免隧道费基金”,当申请加价时先利用基金结余抵销加幅。
陈恒镔相信,“隧道基金”能抵销加幅。他解释,九巴去年在“隧道基金”户口有约4.5亿元,较其他巴士公司多,料九巴动用基金后,可调至1.5%至1.6%加幅,期望政府能善用基金。
他表示,如巴士公司每年调整,相信市民会有怨言。他提议,巴士公司能发展非票务收益,并建议政府放宽安排,让巴士公司在大型转车站开办服务中心售卖商品,又指现时隧道收费广场有许多空间。
+5
巴士加价|11.22立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讨论 陈恒镔倡加幅参考通胀巴士加价|01消息:新大屿山巴士申请加价逾6% 三间巴士公司齐加巴士加价|消息:城巴申请加价约9.5% 加幅较九巴高3个百分点巴士加价|01独家:九巴申请加价6.5% “隧道基金”减2、3%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