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换店汇款内地变黑钱 外劳入禀申索被冻结6万 运作庭上曝光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多名外劳透过找换店把工资汇款到内地银行户口后,被公安指涉洗黑钱,遭冻结款项,互助组表示已接获45宗个案,涉款近200万元,并质疑有人使用涉及内地诈骗案的第三方中介(艇仔)处理汇款。在港工作13年的外劳护理员阿丽是苦主之一,她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向“顺达人民币找换有限公司”申索,双方今日(5日)出庭作供。

阿丽作供时称,在2022年期间合共4次透过涉案找换店汇款,认为该店汇率较高。涉案找换店公司董事则解释找换店运作,指该店采用单一客人对冲机制,如客人欲将港币兑换成人民币,找换店便会找欲兑换成相应金额的客人;又指虽然与代理行签订协议,即透过代理行寻找客人,但因“要隔多一层”,故开业至今没使用过代理行服务。

多名外劳透过找换店把工资汇款到内地银行户口后,被公安指涉洗黑钱,遭冻结款项,阿丽是苦主之一。(李振邦摄)

互助组:接获45案涉款近200万

外劳护理员权益保障互助组表示,自6月起接获45宗相关个案,当中17名苦主经“顺达找换店”汇款,占超过三成。互助组解释,该45宗案件发生于2019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涉款近200万元,最高金额达14万元,牵涉12间找换店。

在港工作13年的外劳护理员阿丽是苦主之一。互助组质疑,涉案找换店疑使用涉及内地诈骗案件的第三方中介(艇仔)处理汇款,令阿丽的合法汇款无辜变成“黑钱”,该款项随后被公安冻结,无法提款。

阿丽入禀小额钱债处,向“顺达找换店”追讨款项,双方今日出庭作供。

苦主指涉案找换店汇率高 不料逾6万汇款遭冻结

阿丽作供时称,在2022年期间合共4次透过涉案找换店汇款,认为该店位置方便及汇率较高。她起初3次成功汇款,至事发当日、即2022年11月11日,她以64,725元港币,兑换成6万元人民币,并指示找换店汇款至其“姑仔”(即丈夫胞妹)的内地户口。

她续称,其“姑仔”在11月14日亲身到银行欲提款,却被职员告知该笔款项涉嫌洗黑钱,遭安徽省公安刑警大队冻结,须半年后才能解冻;款项由一个名为“钟晚牙”(音译)的户口转账。

顺达人民币找换有限公司李姓公司董事离开法庭时,未有回应记者提问。(李振邦摄)

谁是“钟晚牙”? 找换店:电话打唔通,揾唔到呢个人

然而半年后、即2023年5月14日,阿丽称再到银行查询时,却被职员告知须继续冻结多半年。至6月13日,“姑仔”接获银行通知,指其52,168元人民币款项被公安扣走。阿丽向公安查询后,得悉“钟晚牙”的户口卷入诈骗案,其转款是涉案资金,因此被扣走的款项会按比例划分予诈骗案中的受害人。

阿丽表示,与找换店交涉期间,对方曾指内地不时会冻结款项,视乎情况而定,有时两三日、有时一个月、有时半年,着阿丽等多一段时间。阿丽又称,曾问找换店可否协助寻找“钟晚牙”,惟对方指“电话打唔通,揾唔到呢个人。”

阿丽续称,公安经调查证实其“姑仔”的银行户口不涉及任何诈骗案,只是“钟晚牙”户口出现异常,于是向她发出情况说明书以证清白,并指示她向找换店追讨。

阿丽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的申索书指,申索人向被告追讨56,276元港币,即阿丽户口被扣走的52,168元人民币。

多名外劳透过找换店把工资汇款到内地银行户口后,被公安指涉洗黑钱,遭冻结款项,有苦主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任葆颖摄)

找换店运作曝光?采用单一客人对冲机制、天网筛查系统

被告为顺达人民币找换有限公司,由李姓公司董事应讯。李女士作供时称,该找换店因营运亏损结业,并于去年11月25日起向申请撤销公司注册,手续仍在办理中。她指,找换店开业两年,共接获5至6宗涉及款项被冻结的投诉,其中3宗遭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

李女士在庭上解释,如涉及港币和人民币的汇款,通常采用单一客人对冲机制,意思是假设客人欲将港币兑换成人民币,找换店便会找欲兑换相应金额的客人。在阿丽的个案,她先向找换店交付约64,725元港币,然后找换店的另一客人“钟晚牙”则将相应的人民币(即6万元)汇款至阿丽“姑仔”的银行户口;找换店则向“钟晚牙”支付港币现金。

李女士指,找换店采用天网筛查系统,确保客人不在黑名单内,包括不在制裁、逃亡及通缉名单等;亦检查其户口拥有转账数目的两倍金额,并确保能正常使用;亦会核对客人身份证资料。不过,李指不会筛查客人的犯罪记录,除非客人在黑名单内。官续问,会否检查客人是否在内地的刑事纪录?李则表示无法检查,但估计客人如在黑名单内,便无法出境。

多名外劳透过找换店把工资汇款到内地银行户口后,被公安指涉洗黑钱,遭冻结款项,阿丽是苦主之一。(李振邦摄)

如无法作一次性对冲则分两笔款项 找换店开业至今不曾使用代理行服务

官又问,假设无法寻找客户作一次性对冲,会如何做?李女士则称会分开两笔款项。阿丽一方传召证人黄姓女士作供,黄指2023年9月14日,欲汇款47,622元人民币到丈夫的内地户口,当中3万元成功转账,但余下的17,622元却同样被指涉洗黑钱,继而被冻结。

除了单一客人对冲机制,李女士表示,找换店亦与代理行签订协议,即透过代理行寻找客人,但坦言开业至今没使用过代理行服务,因为“要隔多一层,对客人嘅资料掌握得无咁好。”

顺达人民币找换有限公司李姓公司董事应讯。(李振邦摄)

找换店:让客人读免责声明后签署

苦主:知有冻结风险嘅话我唔会去做

李明茵暂委审裁官表示,今次案件的争议点包括:被告有否违反合约;如有,是否严重违反;被告依赖的免责条款能否行驶;以及涉案金额。

被告李女士作供称,当客人在找换店欲汇款,店员检查对方不在黑名单后,便会“开单”填写汇款申请表,向客人确定资料无误后,便让客人阅读汇款须知及免责声明,并在申请表签名作实。她强调,如汇款后,其责任已经终止。

李女士在庭上问申索人,是否知悉汇款有冻结户口的风险?阿丽则回答:“唔知道,知嘅话我系唔会去做。”她表示,找换店员工没有提及汇款存在风险。

李女士亦质疑,阿丽与其交涉期间未能提供足够资料,包括诈骗案的证明、如何证实公安将款项转至诈骗案受害人帐户等。阿丽引述公安解释,指因并非牵涉案件,故无法透露更多资料。

多名外劳透过找换店把工资汇款到内地银行户口后,被公安指涉洗黑钱,遭冻结款项,有苦主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任葆颖摄)

庭上亦披露,在阿丽透过找换店的四次汇款纪录中,其中2022年11月5日,她将10万元人民币汇款至其“姑仔”的户口,对方2日后将10万元人民币转账至阿丽的内地户口。官质疑,阿丽何不直接将10万元放进其内地户口,反而要经“姑仔”,操作迂回。阿丽则解释,如“姑仔”表示不需要用到该笔家用,便会转帐至其内地户口,不过审裁官亦一度质疑其证据没相关记录。

案件押后至11月19日下午4时在西九龙小额钱债审裁处宣判。“顺达人民币找换有限公司”李姓公司董事离开法庭时,未有回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