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便衣保安风波|拆解谜之行业 一般毋须跑数 “隐形”有原因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万宁尖沙咀金马伦道分店爆便衣保安风波,最新发展是事主已报警。今次风波令便衣保安此神秘职业成热话,到底他们与一般穿制服保安有何差异?有保安业人士指,便衣保安与普通保安都要经过同样的专业练、考牌等,又指他们虽然主要职责是防止店舖盗窃,但一般无“跑数”要求。
原来,此职业在二十多年前已出现,初时只在名店驻守,但随著不少商店为吸引客人不设大门,零售业人手不足及引入自助结帐机等发展,除了超市及个人护理用品店,时装店和精品店也有聘用,“隐形”有原因及有需要,主要对手是“专业小偷”:“一间店一个月唔见一百几十件衫绝对唔奇。”

便衣保安二十多年前已出现 初时较多驻名店

保安业商会主席何启文表示,便衣保安一职在十多二十多年前,已在香港出现,初时较多在名店出现,但现时不少店舖为吸引客人进内,多不设店舖大门,加上近年零售业人手不足、店舖引入自助结帐机等,故便衣保安已变得较为普遍,现时一般时装店、零售店都有聘用。

便衣驻守其中一原因:希望客人行街舒舒服服

何启文又表示,店舖盗窃的情况较大家想像中严重,更有“专业小偷”会将店舖财物盗去后转卖,在时装店和精品店更甚,“一间店舖可能一个月唔见一百几十件衫绝对唔奇”。不过,店舖为了不影响顾客购物的心情,希望客人行街“舒舒服服”,故安排保安便衣打扮。

店舖盗窃的情况较大家想像中严重,更有“专业小偷”会将店舖财物盗去后转卖,在时装店和精品店更甚,“一间店舖可能一个月唔见一百几十件衫绝对唔奇”。
保安业商会主席何启文
保安业商会代表何启文。(郑榕笛摄)

店舖经理不知有便衣不奇:“看住间舖”包括客人及员工

今次万宁风波,事主表示店舖经理指自己亦不知道有便衣保安,另一业界称,不少公司就是想靠便衣保安“看住间舖”,包括客人及员工,所以负责保安的部门未必会通知前线分店人员。

何启文认为绝不为奇,“坦白讲,万宁香港咁多间舖头,你唔会每一间舖头都摆一、两个保安”,唯一可以做是对失窃黑点行动,故店舖经理未必会知道有便衣保安。

何启文补充,便衣保安若在店舖逗留时间长,店员或会上前了解有何可以帮忙,便有机会知道。但若逗留时间短、或遇上刚开舖情况,店舖经理不知道有便衣保安不足为奇。

何又表示,便衣保安在店舖逗留时间,都是由公司安排,有些大舖或会有人长驻,但部份细舖,“留三个钟、半日都唔奇”。

至于甚么人才可担当便衣保安,何启文指,店舖普遍都会聘用较年轻、约40岁的人士担任,估计他们月薪或达到20,000元,而他们亦与一般保安一样,需持有保安牌照。

何启文又指,所有保安入职时,都会经过相关训练,确保有相关知识,如法律法规、可拘捕罪行的定义等。而在零售行业内,如何识别可疑人士,如何举证等,各公司会有各自的指引,对便衣保安有相关训练。

至于便衣保安有否绩效指标(KPI)、是否需要“跑数”等,何启文表示一般不会有相关设定,认为都是取决于保安的“责任心”,强调没有“追数”、“冇话你一定要捉到几多单嘅”。

谈到今次万宁事件,何启文认为绝对有较好处理方式,认为被怀疑的事主十分合作,无需用到箍颈的手法,“冇一间公司会咁做”,又指一般发现有可疑人士,“Hold一Hold佢只手”,要求对方提供单据便可,“好肯定公司一定有教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