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新闻案|钟沛权林绍桐强调记录不同意见属职责|附求情信全文

撰文: 安梓宁
出版:更新:

《立场新闻》前总编辑钟沛权,及署任总编辑林绍桐,与及媒体的注册公司,今(29日)在区域法院被裁定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两名从事新闻工作的被告,求情提到报道社会上不同意见,是他们的职责,虽然有些报道或会带来抨击、隐忧和批评,但他们认为有责任记录,绝非明知故犯。本案是首宗新闻工作者被控相关罪行,没有案例可从,且两人已分别被拘留10及11个月,林更患有严重且罕见疾病,一旦入狱好难继续接受需要的治疗,希望法官能酌情轻判。

【立场新闻案・专页】

三名被告依次为: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钟沛权(55岁)及林绍桐(34岁),同被控一项“串谋发布或复制煽动刊物”罪。

被告钟沛权(右)及林绍桐(左)。(夏家朗摄)
+3

新闻工作是报道社会状况及不同意见

辩方求情指,本案与其他牵涉煽动文章案,不同的地方在于被告均为新闻工作者。他们并非讲述自己的意见,更不具宣泄性和自身的立场。相反,他们的职责是报道社会状况和各方不同意见,社会亦对他们的新闻报道有需求。或许,有人会不喜欢他们的报道,或会为政府带来负面情绪,但他们同时亦有报道其他不同的意见。

有责任记录绝非明知故犯

辩方又指,《立场》自2014年成立以来,发布了超过10万篇新闻,即使只是案发的年半间亦发布了两万报道。而控方仅指称其中17篇具煽动性,当中有部分文章亦早在被告被捕前已下架。辩方重申,本案是首宗新闻工作者被控涉案罪行,没有案例可依从。被告虽知道该些报道或会带来抨击、隐忧和批评,但自认为有责任记录,绝非明知故犯。再者,《立场》案发时经过考虑,亦下架了万多篇有风险的文章。

候审时已被囚10及11个月

辩方指,两名被告获保释前已分别还押了约10个月和11个月,如可准以行为良好的考虑三分一扣减,他们等同已服刑16.5个月和15个月。但在审讯期间,有新法例于今年3月通过,列明国安相关罪行,被告或案能获行为良好三分一扣减。辩方续指,本案非最严重的案件,被告不应被判处最高刑罚两年,故希望法庭考虑到两人已服毕大部分刑期,能酌情刻判刑,以免他们需要再次入狱服刑。

控方指《立场新闻》涉煽动的17篇文章及其主要内容。(详看下图)

+15

林患罕见病入狱将难接受治疗

两名被告亦有撰写陈情信,林绍桐提到这宗案件的关键是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新闻工作者不但要为自己的报道负责,若明知公众有知情权,但刻意回避不报道亦是失责。辩方又透露,林患严重且罕见疾病,相信一旦入狱则好难继续接受需要的治疗。

钟忆妻子采访经历指记者都抱持信念

钟沛权的求情信亦有提到他的妻子陈沛敏当时在日本311大地震后到日本采访,明知情况危险仍不愿离开,他因此而铭记于心,他亦见很多《立场新闻》前同事,在过去和现在都抱持相似的信念,决意留守新闻现场,见证和记载真实的故事,并相信这些故事可以刺激、启发人们思考,反映时代,塑造历史。

案件编号:DCCC 265/2022

【立场新闻案・专页】

被告钟沛权。

钟沛权求情信

法官阁下:

这是我在这次审讯中的最后陈情,仅为自己作为一名香港公民及新闻工作者的“意图”,再作一些简短的背景补充。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东北大地震,我太太陈沛敏是其中一名最早飞赴现场采访的香港记者。面对褔岛核电厂意外迅速演变、恶化,加上余震不断,不少海外记者都因应风险难测而选择提早撤离日本。她却坚持留下,继续想方设法前赴多个灾难现场采访,尽力做记录、报道 。她是当年最后离开日本的其中一名香港记者。

当时有大量关于灾难发展的坏消息和悲观预测,甚至乎有说法称日本部份地区有陆沉危机。她后来跟我谈及那时候不愿意提前撤退回港的一些想法 : 假如日本真的出现更大的灾难,她不是更应该留下继续采访而非放弃报道吗?既然有机会身在现场、靠近现场,能够见证、记录、报道一场空前的人类灾难,作为一名记者,她怎可以转身离开?

她这份对新闻工作的执着,我铭刻在心,而她不是特殊的少数。我认识的不少香港新闻工作者,包括很多《立场新闻》前同事,在过去和现在都抱持相似的信念,决意留守新闻现场,见证和记载真实的故事,聆听和记述纷纭的思想。我相信这些故事和思想,可以刺激、启发人们思考,反映时代,塑造历史。

我知道,有更多并非新闻工作者的香港人,同样一直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信念,通过各种形式和体裁,真诚地书写、表达、创作,呼应时代的挑战。他们当中更有人因为在乎社群里众人的自由和尊严,不惜付出失去一己自由的代价。如实记录和报道他们的故事和思想,是新闻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责任。

钟沛权

次浩林绍桐较早前已获准保释。(刘安琪摄)

林绍桐求情信

法官阁下:

我依然记得,在还押最初几位警官循例来公务探访,其中一位形容“大家各为其主”。我后悔没有把握机会向警官解释,新闻工作者从没有要效忠谁、拥护谁,或者与谁为敌。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效忠的对象,只有是公众,亦只能是公众。因为我们信奉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而唯有传播思想的自由,才能保障每个人的自由。

我 2010 年加入传媒行业,当时新闻业界已面临各种隐忧,或明或暗的审查愈见频密,编采室方针难逃老板、财团及权力各种干预,编辑自主空间愈来愈狭窄。

《立场新闻》是在如此背景下成立,参与《立场》的每一位抱着同一个理想,尝试在香港经营一个完全编辑自主的传媒机构。《立场》能够生存七年,我相信很大原因,是读者希望看到的新闻,真正不受财团、金主、权力或党派左右。

即使在最后的时间,新闻自由在半空坠落,在巨大压力之下,同事依然坚守岗位,无惭于时代。

我们发掘差点被掩没的真相,即使困难重重。

我们为无权者、弱势和小众发声,即使面临谴责攻击。

我们尽可能记录香港,趁这些人与事消失之前,尽力留下历史初稿。

我们的自由在倒数,每一位同事都心知肚明;他们选择留下,加紧步伐,用尽狭缝里所有空间。由 2020 年 7 月(即控方指控煽动的案发开始)一直至今天,《立场》同事的报道先后获得 30 多项新闻奖项及嘉许。曾经与这一群出类拔萃的新闻工作者并肩工作,是我的荣幸。

这宗案件的关键是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新闻工作者不但要为自己的报道负责, 若明知公众有知情权,但刻意回避不报道亦是失责。亦因如此,新闻工作者捍卫新闻自由的唯一方式是报道,正如今天仍然紧守岗位的每一位。而我只是行业的其中一人,刚巧成为被告。

林绍桐

【立场新闻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