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研VR助治疗创伤后遗症 患者访“湖泊”藉静心空间疏理情绪

撰文: 郭梓谦
出版:更新:

情绪问题以至童年创伤,一直令不少港人困扰,甚至因此患上精神、情绪疾病;治疗却会因环境、心境影响,反复无常。而社会福利署于2022年7月启用虚拟实景(VR)技术,辅助治疗110名心理辅助服务使用者,让他们穿越到自己最心安的地方,放缓情绪;有关系统亦见成效,一直采用至今。

有受创伤后遗症(PTSD)影响7年的患者分享,一年多前透过VR辅助后,更加容易调整情绪,也不用再因覆诊前后的惆怅,影响疗程。

社署于2022年7月启用虚拟实景(VR)技术,辅助治疗110名心理辅助服务使用者。(郭梓谦摄)

李先生(化名)于7年前因工作压力、家庭问题困扰,脾气变得暴躁,与妻子发发冲突后,获社工转介至社署接受心理治疗,至创已是疗程尾声。

他分享指,当时临床心理学家发现他过去一直埋在心里的创伤,包括读书时期的重重压力、家中遭逢变故等;最后接受名为“EMDR”(眼动脱敏再处理)的疗程,以重现、处理心灵创伤,并透过想像,建立“静心空间”疏理情绪波动。

李先生说,过程中想起读书时期到访的一个湖泊令他感到平静,因而将此定为“静心空间”。不过他提到,未接受VR工具辅助的5年间,有时情绪十分波动,包括对覆诊感到焦虑忧心,难以单靠想像解决问题,往往需要5、6分钟想像,“好难去做到(投入静心空间);更甚会影响覆诊情况。

李先生(右)分享指,接受治疗过程时要面对昔日创伤,“相当惨烈(情绪)”。使用VR后,则有助疏理情绪波动。(郭梓谦摄)

他解释指,治疗过程时因要面对昔日创伤,所以情况“相当惨烈(情绪)”,故难以投入所想;有时也需平伏心情后,才能完成治疗。

李先生续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以为我(情绪)OK可以离开,但出到去系唔得”,他举例指,曾试过覆诊后,在回家路上再次跌进负面情绪,令效果可能只剩两成。而接受VR辅助的这一年多,“至少有呢样嘢,我都会容易啲(疏理)”。

至于除了覆诊时应用VR,社署也提供了配合电话使用的VR眼镜让患者使用。李先生就指最初接触时近乎隔日用一次,后来慢慢不再依赖,最近更两星期才会用一次;以提醒自己要保持心境灵静,再重投照顾小朋友的工作,“自己帮返自己”。

社署高级临床心理学家陈克文指,2020年开始研究将VR系统应用于“EMDR”疗程,当时获创科局拨款400万研发;最终在2022年7月启用,并在去年完成110位参加者试用,并一直采用至今。

而目前社署全数6间临床心理服务课都设有一套VR设备,患者是否有需要使用,则按社工、临床心理学家评定;轮候时间则是按照患者本身覆诊轮候时间,一般8至12星期不等,本身系统则设有44个根据患者提供数据制作的场景。

社署高级临床心理学家陈克文(中)表示,VR系统可以透过临床心理学家与患者倾谈、以及智能手带量度生理指数变化等,为部份人生活体验有限的患者探索可令心灵平静的内在空间。(郭梓谦摄)

陈克文提到,由于治疗本身“好著重佢(患者)系咪Ready?”,确保其有一定心理质素重新面对创伤绝非易事,所以要先做足预备工作评估患者情况,才能以VR 帮助患者寻找情感庇护所。

她又指,部份人可能因为生活体验有限,因而没有离开原生地区;更有情况是长期创伤下,令大脑发展都受影响,进而对负面情绪相当敏感、甚至容易激动,难以联想内心平静。

而以VR系统辅助,则可以透过临床心理学家与患者倾谈、以及智能手带量度生理指数变化等,为患者逐步探索可令心灵平静的内在空间。

社署临床心理学家曾佩珊示范时指,VR空间“好似同现实Cut Off(分割)”,有助患者建立属于自己的静心空间。(郭梓谦摄)

社署临床心理学家曾佩珊则指,VR装置属沉浸式体验,对患者而言,当中建立的空间“好似同现实Cut Off(分割)”;有个案可能难有放松感觉,也可透过系统帮建立;甚至可按照患者需要,将特定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放进空间,进一步个人化其所想。

被问到系统会否作进一步推展应用至其他非牟利机构(NGO),陈克文就指,“当然会介绍呢样嘢”,而据她了解,亦有NGO已使用有关技术,若然有个别机构希望研发,社署会乐于协助、分享经验,甚至与对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