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比较”不会令孩子更优秀 衍生的心理创伤超越想像
过去的某个时刻,你和我可能都曾经经历过成绩的比较。我们被评论谁的朋友的孩子比你考得好,哪些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成绩出色。更别提当我们年幼时跟兄弟姊妹一起时,总是被父母拿来比较的时间了。也许,聪明的孩子能够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而较迟钝的孩子只会遭受无尽的羞辱和打击。对“输在起跑线”的孩子背后造成的心理创伤,绝对超出我们的想像。
(作者:亲沚妈妈)
坊间有很多对电影《年少日记》写得很详细的评论。这篇不是介绍电影的剖析性文章,而主要是想从一个普通的妈妈、女儿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享少少观后感。
首先,想谈谈被“自责”吞噬的有杰(黄梓乐饰)。我当然不是专业影评家,单纯从一般观众角度去看哥哥有杰望着妈妈的眼神,完全反应出那种强烈渴望得到妈妈认同的感觉。跟大部份年少的我们一样,父母亲的肯定就是生命的所有。所以,父亲(郑中基饰)的鞭打对有杰来说,代表父亲还重视自己,没有放弃,有杰还可以忍受这肉体上的痛楚;有杰看到母亲为满足丈夫对自己的诸多要求,他还是坚持去努力,那一刻,他自觉得只要继续努力,这个家一定会变好的。
可惜,最后真正令他选择放弃的,是严父郑中基最后对他的态度和母亲把离婚的责任推卸在他身上。在他仍希望坚持时,父母先选择放弃了。就是这样,他彻底成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他绝望了,最后选择了这个“解脱绝望”的方法——自杀。
自责的由来
写完上一篇关于“修复策略”重要性的文章后,我便遇上了这部电影《年少日记》,电影刚巧为家长观众提供了明确的示范,展示了未修复的关系会导致自责,甚至更糟糕的后果,无人能承受。
想像一种情况,就像电影中有杰经历的那样:他一直被视为是家庭中毫无价值的成员,在家庭中地位低于弟弟,发言也不受重视,他感到孤独、不堪重负和痛苦,同时将父母视为可怕的父母。在没有适当的指导下,有杰迫自己找出如何恢复安全感和归属感。本来有情感寄托的漫画家突然去世了,耐心教导他的钢琴老师也被爸爸辞退了,再没有人介入帮助他进行修复,有杰诉诸于自责作为他唯一的应对机制。在戏中,他有类似这句独白:“如果我唔喺度,我爹哋妈咪同细佬系咪会活得开心啲呢?”自责会导致孩子相信自己有问题,不值得被爱,自己是坏事发生的原因。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防止孩子内化这些消极的思维和情绪,因为“自责”可能对他们日后生活态度产生长期影响。许多成年人都面临核心恐惧,比如觉得自己有问题,自己会带来不好的事情,不知道如何爱和被爱。就像电影中那个成长了的儿子:虽然非常爱妻子,却不想做父亲一样。然而,这些恐惧通常根源于童年时期没有得到修复的痛苦经历。怀有自责的成年人更容易患忧郁症、焦虑症和自卑感,这些都是我们绝对不希望自己孩子出现的结果。我们并不需要成为完美或者拥有丰富学问的父母,只要心存有爱,对孩子而言已是上佳的父母。
正如上一篇文章谈及心理医生在讲座中分享,辅导治疗通常是有帮助的,因为记忆不仅仅是原始事件,还受到对这些事件勾起的每一次回忆所影响。当我们在一个安全和互联的关系中,记起过去的痛苦经历时,事件本身保持不变,但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故事可能会改变。当故事改变时,我们也会改变。有效的修复使我们能够重新书写过去。
第一步是我们与自己进行修复。
在向他人提供同情和理解之前,我们必须先在自己内部获得这些品质。自我修复意味著将我们的身份与我们的行为区分开来。这意味著承认我们可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满,但这些行为并不定义我们作为个人的价值。我们可以认识到内在是善良的,即使在外表上可能有所困难。这种认识并不是对我们的行为的借口,而是要求我们对变革负责。有了稳固的观点后,才思考下一次如何做到不同,并将我们的能量引导到修复与孩子的关系上。
在电影中回忆过去的那条主线,因父母忽视小时候的大儿子导致了悲剧。然而,电影的另一条现实主线却尝试展示了夫妻关系的修复。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它通过成长后的小儿子(卢镇业饰)给心碎的妻子写了一封信来展示修复的过程,这封信承认了童年噩梦在他一生中所留下的痛苦,并表达了他童年经历的遗憾和当父亲的挣扎。电影并没有交代这样的修复最后有没有作用,但重点在于夫妻之间曾主动尝试作出修复,邀请观众在没有批判的情况下探索这个过程。相信大部份观众也跟我一样,被这种回忆探索引起强烈的情绪。
单是观看电影中的修复情节,已牵动我们的情绪,那么想像一下,对自己孩子进行实际修复的力量可有多大(请参阅我之前“修复亲子关系靠抚平策略”的文章,了解心理辅导学者对于父母与孩子的修复示例)所以,现在做父母的,不要怕承认错怪孩子,有时气冲冲争吵过后,也可并肩修复关系,表达爱永远不会太迟!
“没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是一样的?”
你没有看错,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兄弟姐妹确实是生长在同一个家庭和同一个父母的环境中成长,又怎可能有两个不同的父母呢?
初看之下,我也觉得这种说法很奇怪。然而,当我细心留意这说法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却往往对于他们的孩童时光和与父母的相处有著不同的回忆。这个说法是出自匈牙利裔加拿大医生、作家和演讲者Gabor Maté 著作一本有关儿童成长和育儿的书籍。他书中所指的是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有独特的经历。由于孩子个性的独特性、出生顺序、父母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家庭内部随时间的变化等因素,兄弟姐妹们的经历可能截然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他们与家人和同侪的关系。举例来说,一个外向且喜欢社交的孩子,较容易与家人互动,而一个内向的孩子,喜欢独处和安静的活动,可能在社交互动上感到困难。父母可能较易信任谨慎行事的孩子,而不是爱冒险的兄长。父母对于性格不同的孩子们,在受到支持、信任、鼓励和照顾方面也可能存在著一些差异。
是“不同”而不是“差异”
父母对于一个孩子有效的互动策略,可能对于另一个孩子却无效,这间接地造成了在成长过程中,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子互动存在著差异。这种差异,我们家长应该将它解读成“不同”。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气质都是独特的,这使得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一面。父母会根据每个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以不同方式与他们互动。
在学习的旅途上,我们常常会听见这样类似的说话:“我个仔系逼得嘅,所以可以读到精英班……”,其实“逼得”是甚么意思?大概应该是指一个更有韧性的孩子,父母可能会鼓励他们接受更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环境。相反,“我个仔系唔逼得嘅,好容易炆憎,叫佢读书好似叫佢杀人咁。”这里“唔逼得”、“容易炆憎”的性格,其实是指一个较敏感或容易不知所措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小朋友,父母可能会采取较为温和、更耐心的态度,了解他们的需要。在运用“因材施教”的育儿方法的同时,父母也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平时多点“zoom in”小朋友的优点;“zoom out”他们的缺点,并给予孩子探索机会,发挥所长,这样无论是“逼得”还是那些所谓“唔逼得”孩子的潜能,也必定会超过父母所预计的。
要知道兄弟姊妹的感情,都会因父母怎样看待他们的差异而受影响,更不用说像戏中这种极端对比会给兄弟留下的心理创伤。就像戏中弟弟有俊(何珀廉饰)一样,纵使他小时候得到爸妈的宠爱,但那种所谓的“优越感”夺去他哥哥宝贵的性命,令他要背负这种痛苦和愧疚,经历了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童年伤痛。“阿哥唔啱着嘅衫系可以收起俾细佬着”;“家姐玩完嘅玩具绝对可以收起留俾阿妹玩”,但请各位家长都收起“默十次你都唔识嘅,你家姐默一次就识”;“你阿哥弹一次首歌就识背,你弹10次都未啱音同拍子”等等百害而无一利的说话。兄弟姊妹相依相偎,可以是一生陪伴成长的朋友,但若不恰当地处理他们的差异,相反却会令兄弟姊妹之间,有著一生磨灭不到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在较幼年时期,帮助兄弟姊妹们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令小朋友可以在有爱、信任和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另外,电影也反映出另一个重点:学童问题往往不在表征明显的孩子或学生上,我们作为为父母,必须平日细加观察,虚怀沟通,才能发现他们隐藏的焦虑与忧愁。始终学校的老师每日兼顾教学和百多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未必能及时察觉每一个学生的异常表现。若果不太懂得直接对话的,可以善用像电影内出现的日记或者其他第三点沟通方法。下一篇我们可以继续分享如何像电影一样,利用日记或者其他日常生活简单的工具,辅助我们与子女或学生作深入沟通。(待续)
原题为“《年少日记》观后感不要让孩子轻蔑自己”《本文获亲沚妈妈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Maté, Gabor. Childhood Development & Parenting - Dr. Gabor Maté. https://drgabormate.com/parenting-childhood-development/ Accessed 3/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