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展览】比男人更前瞻 建筑师 Zaha Hadid:女性发展多阻力
在建筑界,有一项荣誉媲美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由1970年代创立,直至2004年才有首位女性获奖,那人正是Zaha Hadid。出身自伊拉克,在伦敦成名的她曾经说过:“作为阿拉伯人及女人,是把双刃刀。”除香港人熟悉的香港理工大学的赛马会创新楼,早于80年代她曾为香港山顶设计《The Peak》,虽终未能建成,但一系列的绘图正于香港展出,配以VR体验,以Zaha Hadid的角度从山顶俯瞰维港。
在建筑界,有一项荣誉媲美诺贝尔奖──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由1970年代创立,直至2004年才有首位女性获奖,那人正是Zaha Hadid。于2016年,她再下一城,获颁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金牌奖,同样亦是首位获奖女性。前卫及极赋未来感的设计,在九十年代开始被受瞩目,香港人熟悉的2012奥运主场馆伦敦水上运动中心、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以至香港理工大学的赛马会创新楼,皆是出自其手笔。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建筑师,出身自伊拉克,在伦敦成名的她曾经说过:“作为阿拉伯人及女人,是把双刃刀。”
作为阿拉伯人及女人,是把双刃刀。(Being an Arab and a woma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女性专业发展的难处
“女性要在专业领域上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仍有不少路径是女性无法进入的。不论你在做什么,就因为你是位女性,你就不能进入。不过我不相信这定形仍存在于建筑界之中。”Zaha Hadid如是说。建筑师长久以来是男性主导的领域,正如建筑界最重要的奖项普立兹克建筑奖,在成立25年后才有首位女性获得,至今亦只有两名领奖人是女性。“在最近十多年,建筑届有巨大变化,近半数的建筑系学生都是女生,而且你看到愈来愈多女建筑师被受尊重、建立名声。”“但这不代表是容易的事,有很多困难都是难以理解的,建筑是一门非常艰辛的专业。”Zaha Hadid进一步以自己的感受作解释。“作为一位阿拉伯女人,以及现代建筑师,本是互不抵触的。当我在伊拉克成长时,甚至有很多女建筑师。但当我是一位阿拉伯人,还要是女性,当中所面对的巨大阻力是你无法相信的,有如一把双刃刀一样。当我作为女性被接纳,阿拉伯人的身份又成问题。”虽被誉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但其实在她41岁以前,其被视为过份大胆、前卫的设计无一得以建成,甚至被取笑为纸上谈兵、流于理论。
其中Zaha面对最大的内在阻力,是传统女性的角色定位。“有时女人会认为她们要完成所有事-工作、打理家庭、照顾小朋友,但其实这样太多工作。所以我们要学憧自己不是什么都能独自完成,要相信别人能朝你的方向前进。团队合作对我极为重要,亦是我的项目的完成的主因。”“我是打破了一些障碍,而是非长漫长的斗争。但这令我更坚强及要求精确,或许这也能反映在我的建筑上。我仍会感受到阻力,但我认为这能推动发展。”Zaha Hadid如是说。
萌芽于伊拉克的建筑梦
生于伊拉克巴格达,在50年代较开放的时代,爸爸毕业于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回巴格达参与组织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希望建设一个更民主的国度。在爸爸的薰陶下,Zaha Hadid自小就读天主教女校,习惯跟穆斯林人、犹太人和平共处,明白到女性应不分种族,互相支持,亦促使她日后积极支援各项与扶植女性相关的基金;同是在巴格达的童年,亦蕴酿了她当建筑师的梦想。“在我六岁时,我的姨姨在北部摩苏尔建了一幢房子。负责的那位建筑师是爸爸的好朋友,他常常带模型和草图到我们家。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在客厅看到这些模型时,心里起了悸动。”她的父母曾随后送她到英国的寄宿学校,直至大学回到黎巴嫩的American University,主修数学;后转至伦敦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修读建筑。“这样的成长毫无疑问成就了我将来担任专业工作。”她曾在访问这样回应。
关于伊拉克,她总是过往访问中不愿多谈,可以肯定的是无情的战火早已将她的出生地摧毁,虽然人面全非,但她总记得家乡的风景。“我也怀念伊拉克。那里的河流景致是不受时间影响的。”土地与水,人与自然生态的融合,亦造就她将来的设计,特别是八十年代的“山顶(The Peak)”计划的概念,对景观的规划,更可略见一二。
与香港结缘:未能建成的《The Peak》
去年四月,建筑界传来恶耗,年仅65岁的Zaha Hadid因心脏病发逝世,全球哀悼这位奇女子。在Zaha Hadid一生中参与多个建筑比赛,其中夺冠而未有机会建成的,是在1982年一个名为“山顶(The Peak)”的私人health club项目,项目的选址正是香港山顶。“当我第一次到香港山顶,因为太大雾的原故,根本看不到风景,所以当时有了一个意念,就是要为置身在这建筑物中的人,创造风景、设计情景。”“因为地理缘故,项目意念更像一个地质学或是考古学的作品,我画出似是岩层的层次,在各层空洞间会形造成很多public domain(公共空间),供人享用。”
据说当年的health club内会有spa,但终因过于大胆前卫的设计及资金不足而并无建成。虽然你不能在内享受著Zaha Hadid的设计景致浸spa,但最近伦敦Serpentine Galleries及其工作室,则将她生前最后一个商讨的展览,带到香港,并展出多幅相关画作及草图。策展单位甚至将包括《The Peak》在内的四幅画作,透过VR技术让观众感受作品如何建构再解构,解构再建构,以Zaha Hadid的角度从山顶俯瞰维港。展期由即日起至4月6日,费用全免,欲一窥建筑大师早期构想与意念的女生们,必定不能错过。
ZAHA HADID: 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展览
日期:3月17至21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3月22日至4月6日-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地点:香港鲗鱼涌太古坊英皇道979号康和大厦一楼ARTISTREE
费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