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女生】从买醉到卖醉:22岁年青女调酒师自比廉价心理医生

撰文: 吴嘉欣
出版:更新:

“第一份全职工作是在中环某间酒吧内做调酒师,当时爸爸为了阻止我继续放纵地饮酒,于是介绍这份工作给我。那时候我还窃喜,以为这份工作会为自己带来免费饮酒的机会,谁知道接触调酒师这个行业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想天天饮酒,无意中达成了爸爸当初的目的。”22岁,照道理才刚大学毕业、正式踏入社会工作,但王淑芬(Miu Miu)的社会经验比很多同龄人丰富,早在14岁那年,她就开始过着做兼职的生活,就连饮酒的经验也比一般年轻人多得过份。“那年我才5岁,爸爸生日那天,妈妈已经给我喝红酒,她还骗我说那是提子汁。”渐渐地,Miu Miu由起初的一点点“提子汁”,随成长过程而变成一杯杯、甚或一支支…直至她当上调酒师,她才明白何谓饮酒。摄影:龚嘉盛场地提供:J.Borosik Cocktail Space

#自我探索 #热爱挑战 #学习享受#Nothing to lose

才22岁的Miu Miu,比一般年轻人更早踏入大人世界,她说当初饮酒是一种出于思念亡母的叛逆,如今莫说饮酒的份量,连对饮酒的态度都因为入行当调酒师后,而有重大改变。酒,似乎早已在她心中留下一条或明或暗的烙印。
未入行前我觉得做调酒师是一件很有型的事,但眼看这份职业都是男性居多,奇怪为何没有女调酒师?

#自我探索:从混沌到澄明

入行已有3年的Miu Miu坦言自己因为家庭问题早在中五毕业后便踏入社会工作。

“未成为调酒师前,基本上每晚都会跟朋友去饮酒。那时候一班朋友笑说饮酒但求买醉;所以,为了作乐一番,我们甚么烈酒都饮。”人家眼里可能以为她夜夜笙歌,但谁又会想到酒精是她忆起亡母生前与她相处的精神桥梁。“妈妈身前就很爱饮酒,加上她很愿意尝新,所以她早就让在小学阶段的我喝酒,为我带来不少饮酒体验。后来她在我9岁时自杀,当时我年纪小,对很多事情的印象都很朦胧;其后,在成长过程中发现惟有跟朋友们外出饮酒,我才能够重新回想起从前跟妈妈一起生活时的有趣点滴。”未入行成为调酒师前,Miu Miu几乎天天饮酒;亦对调酒师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幻想:“那时候我觉得做调酒师是一件很有型的事,但眼看这份职业都是男生主导居多,心里会奇怪为何没有女调酒师?于是开始做research后发现外国其实有很多女调酒师。自己对调酒师一职亦产生兴趣,思考如何入行之际,刚巧爸爸有朋友开酒吧,就介绍我了。后来,我再到另一间日式酒吧工作;最后发现调酒不但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专业。我开始着迷如何专业地调配一杯鸡尾酒,这同时促使我下定决心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入行已有3年的她,早已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鸡尾酒调酒风格。她说要不是自己天生嘴馋,才不会在平日饮食过程中获得大量灵感。
如何令大众因为喝了我一杯以Gin做基调的鸡尾酒而对它改观,对我来说,已经一件很有挑战性,又好玩的事。
鸡尾酒讲求色、香、味,缺一不可。所以Miu Miu尤为注重调配的味道,如何将一杯酒变得好饮,对她而言既是挑战,更是好玩。

#热爱挑战:百试百战 闯出风格

不少调酒师都会根据酒谱调配不同的鸡尾酒,对Miu Miu而言这固然是学习调酒的必经阶段,但她更在意如何令客人对自己调配的鸡尾酒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网络社交平台已变成大家生活所需,很多人亦因此变得很‘Instagram-able’(意指凡事先以Instagram作记录的社交行为),所以我也留意到有不少客人未必是由衷想品尝一杯鸡尾酒,他们甚至不理会味道如何,反而更想先拍下一杯外表吸引的鸡尾酒,再放到其Instagram帐号内。但对我而言,味道才是最重要,因为味道会令人留下印象,就算它是一杯没有Garnish(装饰)的酒,味道却出奇地好,不是更令人深刻吗?”有见及此,Miu Miu开始上网“做功课”,顺应现今讲求健康饮食的趋势,查看不同生果的营养价值,再尝试不同的组合来搭配味道,却在过程中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鸡尾酒风格。“基于自己的客人都是女性较多,而且生果本身已经可以有很多变化;我较喜欢调配一些感觉elegant的鸡尾酒,所以亦会加入花草元素作装饰。

“鸡尾酒对我而言,就是将简单的酒变得更突出的味道。以Vodka(伏特加)为例,对很多人来说它本身没有特别的味道,只是一支酒精。但如何令它变得好饮,同时又能被大众接受?鸡尾酒其实就是很好的载体,例如我本身很喜欢Gin(毡酒),但却不是人人都喜欢它;我如何可以令大众喝了我一杯以Gin做基酒的鸡尾酒而对Gin改观?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件当有有挑战性,又好玩的事。”

调酒师就像一个廉价心理医生,很多客人将我们看待成吐苦水、分享生活细节的对象,而我们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同时享受到一杯好饮的鸡尾酒,这个过程很有趣。
热爱交友的她,坦言自己也是不少客人的“树洞”,而给客人调配一杯好饮的鸡尾酒,也许某程度上是一个善意而温暖的拥抱。
调酒师因为需要夜间工作,体力消耗相对较大,Miu Miu也不是没有离开过这种日夜癫倒的生活,只是她发现这份工作所带来的快乐,暂时也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取替。

#学习享受:难以被取替的快乐

调酒师与客人的互动不外乎一杯酒。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对热爱与人建立关系的Miu Miu来说,可谓一个“加分位”。

“每位入场喝酒的客人,就如同来我家作客的客人一样;我务求令他们感到宾至如归,而非单纯关注我是调酒师的身分。我觉得调酒师就像一位廉价心理医生;因为很多客人将我们看待成吐苦水、分享生活细节的对象。而当我们聊天的时候,他亦可能同时享受到一杯好饮的鸡尾酒;这个过程很有趣。”

纵然年纪轻是本钱,但Miu Miu坦言自己曾尝试离开这个行业。但后来发现在这份工作中所获得的快感,实在难以被取替。“毕竟调酒师是夜间工作,体力消耗量相对较大,加上自己体质较差,医生也曾叮嘱我不能再饮酒,甚至要避开吸烟的地方。后来我觉悟到难得找到一份令自己感到快乐的工作,为何要被体能束缚?吧台就是我的舞台,让我能够发挥所长;没有一件事比找到自己的舞台更值得高兴。我每天都几乎处于一个玩乐的状态,要不是当初神推鬼磨般入行,我想至今也不会明白原来饮酒可以是一种品味、一种生活态度;‘一杯起两杯止’的过程,才能真正品尝到饮酒的乐趣。”

因为家庭关系,间接令她毫无生活顾虑,想做就做,所以说自己是Nothing to lose。大概这种大胆、勇往直前的个性也是遗传自其亡母吧。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甚么顾虑,想做什么就做,但求不要留下遗憾,除非某日我身体负荷不了,否则我会继续做调酒师,它早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Nothing to lose:保持计划 静待机会

饮酒风潮盛极,酒吧亦愈开愈有格调,连带国际调酒赛事也开始吸引不少行外人关注;作为行内人的Miu Miu,自然想把握机会看大世界。“我一直很想去纽约做调酒师,始终美国在哪个方面都总是比人行先一步,加上当地有很多追求与时并进的高质餐厅和酒吧,更是令我神往。”Nothing to lose?“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甚么顾虑,想做什么就做;我但求不要留下遗憾,除非某日我身体负荷不了,否则我会继续做调酒师,因为它早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从当初求买醉所以天天跑去喝酒,到如今视饮酒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眼前这位年轻的女调酒师,在短短几年的调酒经验中领略不少道理,放下酒精,原来生活依旧要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