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不止买楼 百位女性企业家创业哲学

撰文: 林芷欣
出版:更新:
曾为各大报章与品牌,如Anthropologie、Urban Outfitters等创作的艺术家Julia Rothman,以其擅长的插画回答作者Grace Bonney的发问,趣味盎然。(juliarothman@Instagram)

早前新一届杰青出炉,29岁时只花两年“供断楼”的黄仰芳最具话题性,当大家在网上口诛笔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事业型女性除了赚钱买楼,还可以怎样活出另类人生?生活设计网站Designsponge.com的创办人Grace Bonney,有感商业相关书籍全以男性为主角,去年展开一趟美国公路旅程,专访100位从事设计、创意的女性企业家,写成《In the Company of Women: Inspiration and Advice from over 100 Makers, Artists, and Entrepreneurs》一书,令人重新反思女性的社会角色。“在传媒眼中,女性永远躺在床上、椅子上, 总是保持性感形象。因此对我来说,展示女性可怎样自主生活则非常重要。”Grace在Vogue.com的访问中如是说。

“当你开展你的事业,随之而来是巨大的压力和担忧,但我不知道这应否叫作牺牲。何不买张车票,开展你的旅程。(When you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it’s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and worry. But I don’t know if I would call that sacrifice. Buy the ticket, take the ride.)” 
旅馆经营者Liz Lambert
被形容在美国得州坐拥酒店王国,Liz Lambert却说小时候从没想过做酒店大亨,却想做西部牛仔,或律师。(《In the Company of Women》)
Grace Bonney说网站最初只为介绍家居设计,没想过会遇上这么多精彩女生,能成固定栏目,甚至集结成书。(Grace Bonney's instagram)

受访者众多,当然不能逐位介绍,当中最特别的可算是从事旅馆策划工作的企业家Liz Lambert。Grace曾如此简而有力介绍Liz:“她创造了很多美丽的旅馆,将城市内不同的人连系起来,持之以行地设计及提供公共空间,令大家作更有意义的互动交流。”如果你稍为在网上搜寻一下有关Liz的资料,便知这没有过喻。Liz是来自得州的一位hotelier(旅馆经营者),但有别于一般经营者,由设计主题、将旧建筑翻新成摩登旅馆,到当中所举办的活动,都令Liz的旅馆别树一帜:将酒店San José打造成当地举行音乐会节的大本型;邀请设计师与学生合作,一同打造“glamping”营地旅馆El Cosmico,让客人感受西部沙漠地区生活。擅于融合当地人生活与设计,转化一个个极赋趣味的计划,令Liz旗下的旅馆、餐厅跟她一样充满活力,因而令她成为奥斯丁的“Hotel Queen”,每年吸引不少追随者到得州“朝圣”。

“拥有一切(Own everything)。”
杂志编辑、演员Tavi Gevinson
11岁挂著大眼镜的“Style Rookie”Tavi Gevinson,年仅15岁便创立网上杂志。名字更曾刊于Forbes 30 Under 30,及曾当选《时代杂志》25位最具影响力青年人之一,可算是双料“杰青”。(《In the Company of Women》)

由人气时尚博客做到杂志总编,11年只有15岁已成立《Rookie Magazine》的Tavi Gevinson,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近年她更热衷于舞台演出,转型成为一名演员。在书中被问及哪句创业建议令她毕生受用,Tavi一句“拥有一切(Own everything)”令Grace最为印象深刻,因为接受访问时,Tavi只有19岁。“我特别喜欢年纪轻轻的她已聪明地了解,真正拥有你事业上、生意中每一个范畴是何等重要。”“这就是你的品牌、你的声音,勇敢站出来!她实在是够大胆和自信。”Grace在访问中补充道。

“我渐渐发现,我比谁都清楚怎样对我的事业最好,也比谁都更了解它,所以我学习相信自己的直觉,和不断发问。(I’m slowly learning that I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what is good for my business — I also care more than anyone else what happens to my business and therefore am learning to trust my gut and ask lots of questions.)”
设师师Justina Blakeney
Justina以设计师、艺术家和妈妈这三个身份为自己定位,新作《The New Bohemians: Cool and Collected Homes》令现代波希米亚风格有了更确切的演绎。(《In the Company of Women》)
Grace用Q&A对答令读者了解百位女性创业家的成长历程,打破一般创业工具书的刻板印象,Vogue.com及Los Angeles Times网上版等都有介绍。(amazon.com)

因不满事业女性的形象总是被定形为纤瘦干练、白人,甚至极具赚钱能力等,Grace找来的受访者从不受身形、肤色、年龄,以及性取向等限制,妈妈级设计师Justina Blakeney亦是其中之一。热爱缤纷色彩、对图案有强烈爱好的Justina,成立品牌the Jungalow设计家品,同时分享生活DIY、煮食点子,在instagram吸引超过44万追随者,在美国成功为波希米亚风格重新定义。“我渐渐发现,我比谁都清楚怎样对我的事业最好,也比谁都更了解它,所以我学习相信自己的直觉,和不断发问。”Justina不单丰富自己人生,更为不少人的生活增添色彩,正不卑不亢摸著石头过河,令这盘小生意慢慢发展起来。

“避免过虑和让你自己出错。(Avoid overthinking and allow yourself to be wrong.)”
黄铜首饰设计师Fay Andrada
Grace笑指大多受访者曾梦想成为芭蕾舞家,Fay小时候则希望成为时装设计师。那你当年的梦想,又是什么?(《In the Company of Women》)

虽然没有传统创业书的必胜法则,但书中邀请每位受访者回答八至十二条问题,大谈小时候的梦想到创业心得,亦可从中学习每位创业者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与应对方法。由业余转全职,黄铜首饰设计师Fay Andrada对老师的一话特别深刻“只因为你不喜欢,不代表没人会喜欢。”这句话令她明白设计不应太过人化,做生意亦无须过虑,但她亦再三提醒有兴趣创业的年轻设计师:“那些告诉你,做喜爱的事就不会有工作感觉的说话,其实是错的。”“你还要处理出售、邮递、回复邮件直至收款等(行政)工作。”虽然琐碎,但Fay说创业的成功感能弥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