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迷思】有效保湿的最大敌人 原来是“去角质”?
保湿是肌肤保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几乎所有的医师都会告诉你清洁、保湿、防晒是最基础、也最必要的保养工作。但是市面上保湿的成分、保湿的产品、保湿的教学百百种,似是而非的谣言也是满天飞。我们常会问病人,你是怎么保湿的?结果发现大家对保湿的观念,常常有很大的误解啊!因此团队的医师与配方师决定透过几篇教学文,更完整让大家理解保湿这项功课吧!
保湿有两种。一种是“保湿”,另一种是“自以为保湿”。这不是在开玩笑,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在做很多“自以为保湿”的事情。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上课啦!
保湿为什么很重要?从皮脂膜与角质四大流程谈起
照规矩,从最基础的皮肤生理告诉大家为什么要保湿。皮肤的天然保湿能力主要来自角质层“外”由皮脂腺分泌的一层薄薄的皮脂膜,以及角质细胞“间”由角质代谢中自然产生的脂质与天然保湿因子共同构成。
皮脂腺会在表皮的开口分泌出皮脂,这些油脂会自然散布在皮肤表面产生“封闭”的作用,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像是三酸甘油脂、蜡酯、脂肪酸……等都是皮脂的主要成分。
皮肤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角质层,由死去的角质细胞构成。虽然角质层是一层死细胞,但却担负了作为皮肤最外层屏障的重要工作,其中一项就是保湿。如果没有皮肤,人体的水份很快就会散失而死亡。所以要谈保湿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角质”这层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了解之后,保证你不再觉得它只是一层死细胞,而是该每天要感恩角质、赞叹角质啊!(不是乱说的,当年在医学院念到这段,真的觉得太神奇了!)
角质的形成有四大流程,每个流程都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以下我们按图依序简单说明。
保湿有没有做好,牵涉到能不能自然、顺利地脱屑。如果角质层的保湿状况良好,胞桥小体就可以正常分解,这时候脱落的角质就会非常非常细致,肉眼几乎是看不到。如果角质层的保湿状况不足,胞桥小体没办法正常分解,就会掉下一整片的角质,肉眼上就会看到明显的皮屑产生。
保湿没做好会发生什么事?什么状况要保湿?
基础的保湿没有做好可以怎么观察呢?上面有写到角质的“脱屑流程”,如果保湿不足,角质就无法自然顺利代谢,因此保湿不足时,皮肤最常看到的状况就是干燥、粗糙,甚至是细细白白的鳞片状剥落(Scaling)或薄片状剥落(Flaking)情形。
正常的表皮含水量,会由内而外逐渐减少。最底下的基底层可高达 70%,但到角质层就剩下 20-35%,如果角质层的含水量减少到 10% 以下,胞桥小体就没办法正常分解,也会看到明显的干燥变化,例如脱屑反应。
有许多皮肤疾病都跟保湿有关,以下我们举几个例子,想请大家快速看过照片,然后想想这些疾病有哪些共同之处?首先来看看在婴儿及青少年常见的异位性皮肤炎。再看看脂漏性皮肤炎、还有盛行率超高的汗疱疹,以及大家最熟悉的青春痘。
(慎入﹗图片或会引起不安。)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疾病的病灶共同点就是都会看到“发炎反应伴随皮肤脱屑”?
正常的角质层应该排列整齐、水分饱满。但是因为外力或者疾病的因素,引起了发炎反应,角质层会变得脆弱。而脆弱、不健康的角质层就更无法发挥保湿作用,因此更容易缺水,进而再让角质的受损更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在上述的疾病中,适度的保湿通常有帮助,甚至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会需要积极的湿敷疗法来协助治疗。看到这,相信你就更了解角质层以及保湿对皮肤的重要性了。下次如果有人一直鼓吹你“去角质”,赶快丢这篇去角质有没有用?不要乱搞,护角质才对!给他看看啊~
但光知道保湿重要是不够的,你还是得知道怎么选择自己的保湿产品。但市面上的保湿成分琳瑯满目,许多人的梳妆台上摆满了各式保湿产品,但如果根本不认识成分,往往你只是“自以为保湿”,不相信的话我们继续看下去。
保湿剂分两大类,润湿性跟封闭性,你认识哪些?
保湿成分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基本上可以对应到正常生理的“皮脂”以及“角质细胞间保湿因子”,以下分别介绍给大家。
封闭性保湿剂(Occlusive):在“皮肤表面”及角质层之间形成疏水的薄膜,阻碍水分蒸发。概念上接近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膜的功能。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凡士林、羊毛脂、角鲨烯……等等这些摸起来油油的成分,都是封闭性的保湿剂。
润湿性保湿剂(Humectant):可以在角质层“外”或角质层“间”吸引水分。但如果仅使用润湿性保湿剂时,可能会将水份从真皮吸收到角质,但随后因为缺乏阻碍水分蒸发的能力,反而导致更多经皮肤的水分散失。研究认为外界相对湿度超过70%时,才比较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常见的润湿性成分有玻尿酸、甘油、PCA、尿素…等成分。
在这边补充一点。在复杂一点的分类中,有时会把保湿剂多分出一种叫做润肤性保湿剂(Emollient),它本身不具有明显的补足生理性保湿的功能,但可以对保湿产品达到“修饰”的作用。主要是靠著让油脂平均分散,填补角质层表面粗糙不平之处,可以让皮肤摸起来更平顺。根据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防护性润肤剂、收敛性润肤剂、脂肪性润肤剂、干燥性润肤剂等等。常见的润肤性保湿剂有矽灵、荷荷芭油、丙二醇…等等。
以下列出常见的保湿成分给大家参考。
看到这,聪明的你大概就会知道重点是什么了。你可能常会听说保湿除了补水,还要“锁水”,不然皮肤会越来越干。比较精准的说法是“补水”的概念就是使用“润湿性保湿剂”,而“锁水”的概念就是使用“封闭性保湿剂”啊!这样有没有更清楚了呢?
讲了那么多重点的基础知识,那如何应用到生活上呢?以下几个观念帮大家整理一下。
1.如果皮肤看起来水分饱满,摸起来平顺,也不脱屑。那代表天然保湿因子跟皮脂都充足,并不需要特别强化保湿。
2.如果皮肤摸起来粗糙、脱屑,那可以使用“润湿性”保湿剂搭配“封闭性”保湿剂的产品来补水及锁水。
3.润湿性保湿剂单独使用可能反而会增加皮肤水分散失。除非外界相对湿度超过 70% 才比较安全。
4.润湿性保湿产品跟封闭性保湿产品可以是同一项产品,或者是两样甚至多样产品的组合。但整体配方必须要合理,并尽量精简。
透过以上的观念,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医师不会建议你在脸上喷保湿喷雾,然后期待达到保湿效果。因为那基本上就是水的成分,了不起有些添加了一点点润湿性成分。如果你只是要喷湿之后比较好上妆,那你用这产品没问题。但是期待保湿?赶快翻到背后看产品成分,对照文章上去对看看吧!
看到这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做这么多事,重点都是想强化保湿功能,或是弥补已经缺损的保湿能力。结果偏偏就是会有人超热爱天天去角质啊、或者是抹浓妆再用超强的洗卸产品过度清除天然的皮脂,最后再去买超高价的保湿产品,结果根本不懂保湿原理花了大钱还伤皮肤。角质层跟皮脂膜还是“天然的尚好”~好好保护它,不要再伤害它啦!
Reference
1.Cosmeceuticals, 3rd edition
2.台湾药妆品学研习专业小组讨论讲义(邱品齐医师提供)
3.化妆品化学 Cosmetic chemistry,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获“MedPartner”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