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快乐第一戒:不必逼自己快乐,消化抑郁使人成长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在不快乐时候,听过最励志的一句歌词是这样的:“不开心未必不堪 快乐也要找原因。”-《开不了心》

心情一低落,最怕听到别人好心劝导:非洲的儿童如何惨、别国的女孩不能读书⋯⋯各人有各人的修行,就算是幸福一群,也总有抑郁时候。这几年的香港,充满了不满与失望,近来却有研究显示,香港人竟比前两年更快乐了。究竟这“快乐”,是为了甚么?快乐又有没有一道公式?

(《蓝天白云》剧照)

香港人快乐吗?

(《七月与安生》剧照)

“你快乐吗?”这道问题,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答案不管是甚么,都实在难以后用三言两语解释,要是真正快乐,不是无知,就是有大智慧;说不快乐,又怕被人骂是无病呻吟。

CSG 市场研究集团近日作出研究,数据显示香港人今年是自2015年来最快乐的一年,成年人口的快乐指数约三成,人数不到一半,却已是“大进步”。其他部份包括“希望”和“经济乐观指数”,特别值得留意的是后者,现在仍是负数。而当中,女生比男生快乐,或许是因为相比起其他国家,女生的地位已是不错。但说到香港人的快乐,男女相比,相信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研究人士显然是十分乐观的一群,纵有增长,但显然不快乐仍是大多数。究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没有办法自救?有没有可能让自己更快乐呢?

快乐第一戒:你不需时时快乐

(《我可能不会爱你》剧照)

我们常常以为,快乐就是要时时正面,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真正长远的快乐之道是:你不必逼自己快乐。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心理学学者Lowri Dowthwaite就“快乐”作出研究,别人甚至称她为“开心小姐”。她简单概括她的研究成果,就是:寻快乐是一回事,要永远快乐则是不设实际的一回事。

反之,良好的心理调节才是快乐的关键,即允许自己有不同的情绪,接受不快乐的自己,相信这样的经历只会令自己变得更好。能够掌握“风景不转心境转”的技巧,比起时时顺境更重要。一时的压力、抑郁、忧虑不代表长远的不快乐。把负面情绪沉淀,“想通了”便以后都不再怕类似的难题了,便成更好的自己。

【最快乐国家2018】芬兰人的幸福十诫:活得诚实、永不加班!

【女生看预算案】幸福很“贵”,我负担不起⋯⋯

因为不满,才会进步

(《Wild》剧照)

那首歌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

“最后尘埃跌定 我便会翻生。”

不快乐到谷底,便会反弹。

英国心理健康期刊指出,逆境是好是坏,且看我们怎样应对。在不快乐当中,可加强我们的应对能力,并促使我们作出改变,如转换工作、努力改进,或结束一段没有希望的关系。

在研究中,有关如何面对创伤的课题,大部份人回望过去时,都认为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是促使他们改变的“催化剂”。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觉得生命比从前更快乐和更有意义。他们的结论是,快乐的生命是有关个人成长,和找寻生命的意义,包括接受生命有高低。

我们不过是人,快乐有时,抑郁有时。不强求,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至于那份有关香港人的报告,不快乐自有我们的原因,既然难以改变现况,也只好好好把抑郁沉淀,成就他日更好的自己。

Sources :Science Alert, The Convers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CSG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