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迷思】以BMI作单一健康指标已“过时”?减磅不等于减肥!
想要知道自己身形是否合符标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BMI。但不论身体状况,单靠身高与体重就可以计算出完美“指标”吗?
以BMI计算个人健康,未必准确?
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高体重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以体重(kg)除以身高的二次方(m2)。就算懒得计算,也有不少网上的BMI计算器,把资料输入,便能得出指数。成人的标准是18-24,超过了便被视为过重。
BMI起源于19世纪,由比利士数学家Adolphe Quetelet发明。近年,UCLA却有研究指出,数十万人中就有数十人的BMI指标是痴肥或过重,但事实上他们却是健康的。而且,BMI指标为健康的人,根据其他身体报告,有三成的人却是完全不健康。由此可见,以BMI计算个人健康,未必准确,为何会这样?
【减肥】“一日四餐”成2018饮食潮流?“第四餐”食物是瘦身关键
BMI旨在量度大趋势,而非个人
原来BMI从不旨在量度个人的健康,而是大量人数的趋势。要知道,大趋势不必非常精准,只要是超过三份二人是这样,便可证明这条公式成立。但放于个人上,则有可能是完全不正确的,如放诸在运动员身上。
BMI的公式只要两组数字,就是身高和体重,但要衡量一人是否超重,还需要其他数据,如脂肪比例等等。以运动员为列,肌肉增加他们的体重,但他们的脂肪比例却低,身体指标应为健康,但在BMI的公式中他们却可能是“超重”。有些人看起来很瘦,脂肪比例却非常高,而他们的脂肪都集中在内脏;另一类人的脂肪却散布在四肢,二人的BMI指标或许一样,但第一类人的健康风险却较高。要知道,内脏囤积脂肪可以非常危险,而单看BMI,你还可能以为自己还有“qouta”呢。
BMI已“过时”?FMI、LMI量度脂肪更准确!
BMI既然不全面,很多人于是建议要量度一人是否建康,就要包含个人的脂肪比例、腰与下围的比例、身高体重、运动时的心血管能力及回复力等等。
身体检查中心 Bodyscan的创办人Phil Chant,建议我们可以FMI(Fat Mass Index)和LMI(Lean Mass Index)作指标。FMI以身高与体脂,计算出身体真正的脂肪含量;LMI,则是以体重减去脂肪重量,得出净体重(不计脂肪的重量)。虽然两组数字都不及BMI简单,亦需要相关仪器协助计算,但同时两组数字独立计算,并非单看体重而得出,反而更能全面地反映身体状态和健身进度。“这让我更清楚我的客人开始时是怎样,进度如何和在健康和体能方面有没有进步。”健身教练Valentine-Jones如是说。
当然,数字都不是唯一的指标,但可以肯的是,我们不能单靠BMI来作健康的指标。
Sources:The Independent,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