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模中枪】Catcall是性骚扰?受害者:像背后解开比坚尼般羞辱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当早前“#metoo”运动的受害人,成《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以“粗眉毛”为标志的英国名模Cara Delevingne近日为Jimmy Choo拍摄的广告,就被炮轰物化女性,似是女生穿上性感衣服只为取悦一街的男生。

(《Paper Town》 剧照)

Cara Delevingne微笑应对街头挑逗

(Jimmy Choo)

事缘是在Jimmy Choo广告中,Cara Delevingne一头金发,穿上吊带朱片小洋装,踏上高跟鞋在街头穿梭。一街的男生都忍不住向她行“注目礼”,甚至吹口哨和出言挑逗,但Cara Delevingne却始终一脸微笑。有人或许会认为会反感只是过敏,而其实这些街头挑逗、撘讪在美国叫“Catcalling”,绝对是性骚扰的一种,广告的问题,可是是在于把这行为美化了。

“Catcalling”街头挑逗:是性骚扰不是打招呼

10小时的实验,有超过100名男生“撘讪”,相片中男生更在“撘讪”不果后跟著走了5分钟。(影片截图)

在广告中的Catcalling ,到底有多普遍?有团体曾经在纽约做实验,一位女生独自游走街头10小时,竟有超过100位男生“撘讪”,不计“吹口哨”。虽然当中有人只是说句:“午安”或“愿主保佑你”,他们的动机实在难以妄下判断,但更多的人是评论她的身材、以价钱来标签她、问她拿电话号码、甚至是一直跟著她走。有网民说这不算是性骚扰,大部份都只算是“打招呼”,但性骚扰,不计程度,一宗都太多。

“Catcalling”,要是翻译为“街头挑逗”,其实也不够传神。事关“Catcalling” 并不只是单纯的“打招呼”般简单,此字起源自17世纪,本意是“吹口哨”或是在剧场中用乐器发出尖锐的声音以表示不满。而到今天,则是男生在女生走过的时候,“吹口哨”挑逗或说一些有关性或外表的笑话。这无疑是对女生不尊重的行为,问题是当现今社会不断吹捧女生要独立、自主,那为何又会把这性陌生人的挑逗和对身体的评语看作成“打招呼”?

受害人:那羞辱就像有人走到我背后解开我的比坚尼带

(《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剧照)

“Catcalling”真的如此令人困扰?国际反街头骚扰组织Hollaback的副主席Debjani Roy认为虽然只是一两句说话或只是打量无伤大雅,但其实它们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他们指出,当女生被街头挑逗后,她们感到烦扰、愤怒、尴尬和害怕,有的甚至会自责为何自己没有反应过来。

今年三月网站Askreddit就有发文让网民分享被街头骚扰的经验:

“每一次晚上,若我独自一人走在街上我都十分害怕。”
网民hopiesoapy

她那年11岁,由朋友家走回家。两位男生把车驶近,摇下车窗,向著她尖叫并扮成狼在叫嚣。在等待过马路的时候,她只能装作她并不害怕,就像所有大人一样。她回忆道:“还未初吻,便先要学懂对这回事了。”

“感觉就像有人走到我背后解开我的比坚尼带。”
网民StargirlExOh

她形容街头挑逗就像有人悄悄走到背后解开比坚尼带,让胸部坦露一样不安。“那份羞辱与气愤,是一样的。”

“我感觉自己缩到很小,小得不像一个人。”
网民heyyl0w

可怕与无助,那就是她对街头挑逗的感觉。依她的经验,做甚么都不能击退街头挑逗。微笑?他们会更得意。骂他们?他们或会跟你对骂。不理会他们?他们只会越来越过份。面对这样的骚扰,女生仿佛只能把自己缩小,小到他们看不见就好了。

男生觉得是赞美或嘉许,但大多女生的感受却是受威胁和恶心。肆意遭别人评论身体,走到女生身旁叫嚣,不论年纪,在现在这把“文明”挂在口边的年代,在言语上、眼神上的不礼貌,是否会因“难以判断”就不当成是攻击或不尊重?或许,陌生人的“㙮讪”实在难以把他们“定罪”,但伤害却烙在这些女生的心里。

Sources: Cosmopolitan, Holla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