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度有新恋情,感觉“二度失恋”?如何释怀:你不需要扮大方!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先问一个问题,你想知道前度的近况吗?

这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想知道的,另一种是在说谎的。说起“前度”,总是带点自虐色彩。好不容易来个一刀两断,断绝来往良久,还以为自己已经潇洒离场了。却在知道前度已展开新恋情的时候,才知道甚么是“二度失恋”。要真正走出“前度阴霾”,其实完全控制在我们手中。

(《前度》剧照)

第一步:停止“跟踪”你的前度,我们亦不一定要跟“前度”做朋友

(《玛嘉烈与大卫-前度》剧照)

拖拖拉拉,可以赔上多年的青春;但若念头一转,要“想通”、真正向前走可以用不到数分钟。有朋友刚与男友分手,无奈他们有很多共同朋友,总是要见面但又扮成毫不在乎。大家的片言数语都会互相牵动情绪,加上那些朋友的“加盐加醋”,竟跟她分享他好像跟女生约会。剪不断,理还乱,这样哪会“康复”?

就算你没有共同朋友,也有很多人会偷偷“跟踪”自己的前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有统计显示,约9成的人,他们年约18岁至35岁,曾经有社交媒体上“窥看”前度的生活,当中有8成的人连前度的新欢都会一并追踪。

千丝万缕的感情可留在心里,从失恋中学会的,也是自己的快乐自已负责。我们有责任不容许他再有住何机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不管有心或无意。笔者较为自我中心,觉得自己得心情应放到第一位。不用“应酬式”参加朋友聚会,也不用“扮大方”把他留在Insagram或facebook,闲来无事便看看,除了徒伤心根本没有其他作用。或许有人会质疑:这样决绝是否太不近人性了?但是,或许正是知道自己是如何的感性,才会知道只一两帧照片都会牵动神经,触景伤情。这不只是经验之谈,也有心理学家指出,持续跟踪前度或可导致抑郁症状,如孤立无助、罪疚和难以集中等。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前度》剧照

真正的向前走是:你的价值已不再由前度定义,不必比较

(《前度》剧照)

比较负面的会想:是我有甚么比不上新欢吗?比较正面的会想:我要活得比他们好。但其实,两种想法都不健康。

大部份人都难免拿自己与前度与他们的新欢比较。同性相拒,异性相吸,同性间从小到大总免不了暗暗地互相比较。看到前度有新欢时的失落,也是天性。因为你潜意识还会有一种占有欲,觉得“他是我的”。既是“天性”,我们就不必因此而感到羞愧,但也有方法令自己不再沉沦。真正的“放下”不是“不比较”,而是不用“他”的一切来比较。不用他的价值观、选择来定义自己;要比较的话,只与从前的“自己”比较,要活得比从前更好!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前度》剧照

前度“影响力”掌握在自己手中:3招打败“新欢迷思”

(《前度》剧照)

面对感情失败,就是人最脆弱的时候。不再让“前度”再掌控你的心情,前文说到第一步是谢绝前度的资讯,其实都是被动的,但若真的“杀到埋身”,避无可避,要你赤祼祼面对前度的新恋情,或许以下三招就能派上用场。

1.  打破执迷:新欢不一定比你好

人总爱拿自己与“新欢”比较:“她好像漂亮多了。”、“他明明都不及我健硕,为甚么要选他?”而可怕的是,无论结果高低,你都不快乐。但其实新欢不一定比你好,比较亦无意义。

回过头想,笔者有时也会有些别扭 ,在意男朋友先前的恋情。但再想想,要是没有经历的他,哪有现在的好,说来也应该谢谢彼此的经历,让我们更懂珍惜对方。而这道理放到前度的新恋情上,都是一样的。每位过客都有他的意义,要跟新欢一较高下实在无聊。与前度恋情失败,纯是二人的事。就算有第三者,也是出轨的人处理感情不当,会分手也是二人的事。若要与“对的人”同偕白首,就先要懂得离场的艺术。

2.  他有新欢,但他没有胜出

失恋后数月,听得最多就是:“我要比他更快找到伴侣!”仿佛这是一个比赛,先到先得。但其实,要是急著为了“争口气”而拍拖,没有仔细考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只会是重复犯错。他先拍拖不代表胜出;你还是单身也不是输家。只是每人消化悲伤的时间和方式不一,而你只需要向自己交代。

3. 白熊现象:越令自己忘记,就越会记起

有没有听过“白熊现象”?就是心理学家发现你越令自己忘记,就越会记起。最后若你都没有办法不想前度与新欢的事,那你就让自已诚实地想吧,但你同时要提醒自己,其实有时有些人会萦绕心头,没甚么大不了。让真的寂寞难当,笔者建议你可以找些事去分散注意力,例如每每笔者想不通的时候都会到海傍慢跑,出一身汗,回家洗个热水澡,还有甚么好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