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捍卫“揽公仔”权益!毛公仔助减压,减少瞓觉打鼻鼾?

撰文: 温桦
出版:更新:

“咁大个人仲揽住个公仔瞓!”相信这说话一定不陌生,但今次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去捍卫自己的公仔朋友了。有心理学者指出,与公仔睡觉,不用要求自己在到达什么年龄时就要放弃这些公仔,因它们可以为成年人带来平静与减压的效果。

最得我欢心的床头公仔是Hello Kitty美人鱼,还记得即使她的鱼尾鳞片掉了大半依然是我的至爱。遗憾的是她在我小时候搬家时不少心掉失了。根据非正式统计,原来身边不少朋友床上依旧占据了不少毛公仔,已大多更是从小陪伴到大的床头公仔。不要以为与公仔睡觉很幼稚,他/她可能是最能抚慰心灵的睡觉小伙伴。

统计发现,相比起与洋娃娃一起睡觉,更多成年人可接受伴侣与宠物、毛毛动物公仔、Teddy Bear一起睡觉。(inna9110@IG、jjyo@facebook)
抱不同的公仔、宠物睡觉,会有不同的睡眠习惯?美国专门研究优质睡眠习惯网站Best Mattress Brand,今年访问了2000人,发现曾习惯与洋娃娃同眠的人,更倾向发展出瞓觉时“抢被”的习惯,而抱不同东西,睡眠习惯亦有所不同。(虽然这只是统计,没有确切的因果解释,但的确非常有趣!)

习惯抱“洋娃娃”的人 — 喜欢“抢被”习惯抱“毛毛动物公仔”的人 — 睡觉辗转反侧习惯抱“宠物”的人— 睡觉辗转反侧习惯抱“Teddy Bear”的人 — 容易发开口梦

(《失眠男女》剧照)

大人也爱与公仔同眠!有些保留超过20年!

不要以为与公仔睡觉是小朋友的专利,原来很多成人都依旧爱与公仔睡觉。Atomik Research就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受访的美国人当中接近有一半人依旧与公仔同眠。而当中多于一半的受访者指他们拥有一些保留超过20年的公仔,而7成人更指出他们永不会掉弃这些“朋友”。而另一同类型研究亦发现,相比起其他世代成长的人,千禧世代更倾向与这些有特别意义的公仔同眠。

在心理学的世界去说,这些“公仔”是小朋友成长的“过渡物”,就好像倍伴我们离开父母学习自己睡觉的成长必修课。而有统计更发现,很多小朋友是相信这些公仔是拥有思想和感受,就像真实的小朋友或小动物一样。英国心理学家Donald Winnicott指出,这些特别的公仔亦能为年青成年人提供“安全感”,渡过人生一个个的课题与难关。

(《怪兽公司》剧照)

抱公仔入睡的人:较少打鼻鼾?

“咁大个人仲揽住个公仔瞓!”相信这说话一定不陌生,但今次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去捍卫自己的公仔朋友了。有心理学者指出,与公仔睡觉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亦不用要求自己在到达什么年龄时就要放弃这些公仔或对你有特别感情的物件。英国有研究指出,很多成年人都依旧很珍惜这些满载童年回忆的公仔,而这些都可以为成年人带来平静与减压的效果。

而这些公仔往往相比起它们物理上的用处,承载着更多更大的意义。科学家认为,很多成人依旧会与公仔睡觉,除了是因为习惯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公仔可以让他们感“温暖”、放松、是独一无二安慰心灵的“朋友”。甚至Best Mattress Brand的统计发现,喜爱与毛毛动物公仔(不包括teddy bear)睡觉的人当中,只有38%会打鼻鼾;而打鼻鼾最高比例组别,则是睡觉时什么都不抱的人(47%)。当然这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但看来与公仔睡觉并不是什么丢脸行为,我们终于可以捍卫自己的公仔朋友了!

资料来源:today、chicagotribune、the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