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看石黑一雄】五脏六腑都掏空 还是拿不走心里的那个他?
若医学昌明到,有源源不尽的“器官”供应,能救活家人、朋友和自己,我们怎样都不会想退回现在。
有了这个假定,就明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笔下的《别让我走》,为何容不下读者站在“道德高地”批判了。故事由女主角凯西的角度出发,由小女生在寄宿学校的点滴,说到长大后在社会的迷惘,也说到与好友露丝与汤米的感情,牵牵绊绊。但他们在试管内孕育,掏空五脏六腑,作“器官捐赠人”就是他们生存的意义。小说谈到人性、道德、何为一个“人”?
主题既是这样沉重,整部书都灰灰暗暗的,唯有主角们的感情是一道暖流,像是云层后的曙光,无关抗争与批判。我看毕这故事,觉得感情最能定义一个“人”,这儿就说说凯西与好友露丝和爱人汤米的纠缠与角力。
(内含剧透)
女生间的爱情-掏空了内脏还是想到你
情侣分手了,原因不外乎爱情烧光了。知己好友疏远,则像一个水缸有很多小孔,发现时己太晚了,水流光了也回不去了。
描写情侣的纠缠很多,写女生间的情谊却很少。现实中的“姊妹情”并不是如小丸子和小玉般单纯,友情也有不同层次,特别是在成长时、有男生掺和时。凯西与露丝从小就一起生活,露丝总是强势角色,就是小时候,也会“搞小圈子”,炫耀老师最喜欢她,这些女生们或未必会做,但也一定知道的事。可是凯西没有“主角光环”,她也会刻意揭穿露丝的谎言要她难受。但看到露丝伤心,凯西又会在露丝难堪时解救她,两人于是开始互相讨好,开始友谊。互相陪伴支持,却敌不过成长和爱情。两人同时爱上一位男生,其中一位必须委屈,书中没有上演哭闹的戏码,只是凯西把感情折叠得看不见,甚至离开。最后友情还是搁浅了,多年了后相遇,重谈旧事还是回不到从前。
或许因为她们的生命很短,又或是只有彼此能证明大家“有灵魂”,她们才不会把感情搁置不理。把女生的情谊摊开,从猜度到相知、有崇拜、有妒忌,到最后是原谅与䆁怀⋯⋯由在宿舍的床上互诉秘密,到在病床上回忆往事,露丝在切割了多个器官后还是想著凯西要活下去的事,这“爱情故事”比起一般情侣的爱都耐看。
爱情的错摸-因为年轻,才会让心爱的人溜走
初初看,不太喜欢男主角汤米。他好像很随便似的,来者不拒。露丝跟他拍拖他答应,凯西跟他做爱他也答应。但看著看著,我越觉不应批判,即使在现实,有多少爱情因为还年轻而做错或错过?
书中的爱情是淡淡然的,从来没有一句爱的宣言。汤米是懦弱又胆小的,从小就对凯西有好感,但不知是否“贪就手”就跟露丝一起,也不想破坏三人的关系,其后凯西离开后更是追都追不回了。直到多年后,得到露丝的“成全”,汤米己经开始捐赠器官,逐步迈向死亡,他才重遇凯西。两人坐在床上,相逢恨晚,才激发起生存意志,求以前宿舍的校长让他们延迟捐器官的日期。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男主角从头到尾都是被动的,终究是有点自私,究竟有多爱呢?但我想到的是,或许两位女生们都在“最后关头”想到彼此:露丝死前要凯西活下去、凯西用离开来成全露丝,汤米因为年轻,只懂爱自己,跟她们又有甚么分别?谁人没试过呢?
《别让我走》-人失去甚么,才是最痛苦?
书中的“复制人”坦然接受他们的宿命,只求在第三或第四次捐赠后痛快地死去,别要变成植物人却一直眼睁睁看著被人拿走更多的器官,半生不活。器官维持生命,都可以一一拿掉,坦然接受,那失去甚么,才是最痛苦?
答案藏于书名中。《别让我走》是凯西最爱的一首歌,还是小女生的她闻歌起舞,抱著枕头当成自己的宝宝,她把歌词解读妈妈终于成功生了小孩,抱著至爱永不分离。宿舍的校长看到这情景,不禁流泪,她看到的是:“在一个严厉而残酷的世界,一个小女孩拥抱著过去那个友善的世界,一个她内心明白已经不再存在的地方,而她还是紧抓不放,恳求它别放开我的手。”
对于三位主角来说,最重要的是心中尚未污染的地方。直到书末才揭晓为何他们的宿舍与众不同,他们接受教育,要守规矩,画画也看书,要他们证明“有灵魂”,也是校长尽量令他们活得有尊严。虽不能打破宿命,但至少他们的生活是快乐的,不同其他“复制人”。在最后的一段,女主角到已拆卸的学校,回忆过去,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露丝和汤米。
石黑一雄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看完电影改编又忍不住看原著。小说情节谈不上高潮迭起,但读著读著却不能停下来,书中还有很多有关生死的主题,绝对值得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