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如何解决见面尴尬dead air?紧记:不需要扮“有趣”
每当被邀约出席聚会时,总是担心没话题,很想逃避,或找个籍口推却?像我这种“外向型的内向者”(延伸阅读),有时总觉自己不愿或害怕与别人交谈,特别是很久没见的旧同学,或是陌生人,甚至曾怀疑过自己是否有社交恐惧症。
“唔知讲咩好!”我有社交恐惧症?
有时多人的聚会或是陌生的环境中,我们都会有不安或恐惧感,经常不知道要说什么,无法打开话匣子,甚至曾怀疑自己患有社交恐惧症?到底这种害怕dead air的恐惧是人之常情,还是真的“生病”了,首先要了解何谓“社交恐惧症”。一般来说,患者在社交场合中,会经常感觉被人监察,同时担心自己的紧张症状会被人发现,甚至连说话和吃东西都慌慌张张,极怕稍有差池出丑人前。如有以上症状,当然要立即寻找医生协助,正视问题。但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不擅长”与陌生人或不太相熟的朋友、同事说话,只要好好装备自己的话匣子,准备以下一、两招,同样可以轻易解决dead air尴尬问题!
说到底,应如何解决dead air问题?
不要强装“有趣”
很多人面对新同事、合作伙伴,或是不太相熟的人,为了想展现自己有趣的一面或想和对方示好,都会强行说一些“有趣”说话,希望得到对方的喜爱,但我们要知道“装有趣”并不应是我们与人沟通的目标。特别是对陌生人,虽然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大多人都未必会记得与新朋友第一、两次的对话内容。有时花尽心思“搞gag”,可能反而让别人觉得态度轻佻,不如诚恳礼貌地说实话,令人感觉你是可靠、诚实,愿意认识你更多,建立友谊。
留意装扮也可发掘话题
相比起聆听对方说话,大多数人更喜欢待在comfort zone,谈论自己认识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与对方处于dead air的尴尬局面,诱饵对方说话是最好不过的手段。但硬生生的“Yes-No question”却未必可以打开话匣子,对方过份简单直接的回答,可能令场面更尴尬。相反,发掘对方有兴趣的事物,再发问“开放式”问题,更容易令大家聊起来。好像留意到她日系穿著,可以问她在哪儿置装,喜欢那个日本艺人,或是看到他健壮的身材可以问他关于运动的事情。从对方的外表和装扮可发掘到一点点对方的兴趣,再透过“兴趣”来打开匣子吧。
谈论“食物”最安全!
不同人的兴趣都不一样,男女话题亦大不同,但“食物”却是大家的共同话题!特别是如果你与对方正在用餐,最好不过就是借食物“过桥”。好像谈论一下近日发掘的好食餐厅(“中伏”餐厅也可以)、新食谱、喜欢的食物等等。因为吃是所有人的共同课题,不少人亦有独特的饮食心得,相信“倾食物偈”会带来很多火花,亦让彼此更易亲近起来。
“重复”对方内容 应对不熟范畴
这招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工作交际应酬,特别有效。每当对方说着我们不熟悉的话题,或介绍着我们一窥不通的专业时,总让我们很难回应他们的说话,大大破坏交谈节奏。如果不想只是用“嗯”、“系咩?”来回应他人,或是全程“笑而不语”,我们可以试着以另一种方式“重复说话”,再加句简单的意见回应。这样不但让他们觉得你有认真在听;有了“共同话题”,亦让对方更有兴致跟你谈下去。当然,如果你不想再聊下去,相信你总有方法“逃走”吧!
分享你的“小事情”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分享自己故事予陌生人,特别是内向个性的人,更加不愿多说自己的事。但要与别人打开话题,绝对不用深度谈及自己的私人事,反而说一些关于自己,却无关痛痒的小事情,更为有效。像是买了一条很喜爱的手镯,或是今早上班时遇见的趣怪事。我们需要知道,很多时谈话“内容”未必最重要,反而彼此交谈时的“感觉”才让人难忘。所以,与不相熟的朋友谈话时,建立友善轻松的交谈气氛,总比要说深度有意义的话题来得更重要。
资料来源:lifehack,hospital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