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天皇秘密】德仁继位改号“令和” 登基仪式“大尝祭”极秘
在位30年的日皇明仁在今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紧接于翌日(5月1日)举行登基仪式,而日本的年号亦会由“平成”改为“令和”。即位仪式将分为“践祚之仪”(“践”:承袭,“祚”:天子之位)、“即位之礼”以及“大尝祭”三部分。当中以“大尝祭”(又名“践祚大尝祭”)最神秘,被形容为“皇室秘仪中的秘仪”,日本皇室更拒绝公开其中细节。
日本一桥大学博士胡炜权在其著作《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II》指,“大尝祭”是指天皇即位后,于同一年11月首次举行的献祭诸神仪式;若天皇于7月后即位,仪式则于翌年11月举行。虽然“大尝祭”本身没有法律效力,但日本传统认为,未举行过该仪式的天皇,只能被视作“半帝”。新任天皇需携同皇家稻田内产出的新米煮成饭,亲自献祭诸神,象征与诸神同时享用过祭物,才能获得他在人间的“天神”地位。
外界目前对这项仪式所知有限,只能通过古代不完整的文献去推敲分析,并确定皇室每年举行的“新尝祭”是这项仪式的本体。只要该年遇上新天皇即位,“新尝祭”便会改为“大尝祭”举行,后者的规模远较前者大阵仗,需时一年筹备,仪式过程历时数天才完成。至于天皇如何练习这个仪式,也是属于皇室的“极秘事项”。由此可见,“大尝祭”是天皇维持身份与神秘的重要一环。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第二部:天皇的生活与一生》的内容节录:
前面提到,天皇的“即位礼”分成“践祚之仪”和“即位之礼”。“即位之礼”是现任天皇向天下宣布将皇位传给继承人(皇太子或皇太孙),与此同时,朝廷会派出敕使到伊势神宫和特定的几个前任天皇的皇陵(当时称为“山陵”),通知皇祖皇宗。即使前任天皇(即“太上天皇”)已经死去,按照习惯也会把他当成活人来进行传位仪式,将“三种神器”里的剑、勾玉移交给新天皇后,才能入葬。
换言之,前任天皇的死去不代表他已经完成使命,也不能立即入土为安,必须将皇位“活生生”地传给皇太子才算完事,然后再安排他的身后事。
到了新天皇即位当日,皇族与百官会到京都御所内的主殿(自平成天皇起改在东京皇宫的正殿内)参加新天皇的“践祚之仪”。当时,负责传令、主持的宣命使会在众人和新天皇面前宣读“即位宣命”,群臣百官向新天皇行群拜舞踏之礼,然后齐叫“万岁”,等新天皇宣读登极谕令后,仪式便告完成。
不过明治维新后,帝国宪法以及战后的新宪法规定“天皇终身制”,新天皇必须在天皇死后立刻“践祚”,继任天皇,以防出现“空位”的情况。
因此,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的“即位礼”都在“践祚”后进行,换言之“践祚”比“即位礼”的重要性来得高,例如大正天皇在一九一二年七月继任,但他的“即位礼”因故推迟到两年半后的一九一五年才正式举行。
而今年平成天皇破例在生前让位,情况更加特殊。如今官方安排前任天皇在四月三十日让位,新天皇在五月一日进行践祚和即位典礼。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极秘大尝祭,严禁外人笔录和外传
与“践祚之仪”、“即位之礼”有著密不可分关系的,是即位后同一年十一月举行的“大尝祭”。原本天皇每年十一月都会在皇宫内举行“新尝祭”,是天皇各种祭祀中属于“大祭”的重要宗教活动(“大祭”之外,还有“小祭”等重要性相对较低的祭祀活动)。但是,如果该年有新天皇即位,“新尝祭”便会改为“大尝祭”,规模、阵仗也会比例年的“新尝祭”大很多。而由于“大尝祭”只会在新天皇即位的同一年十一月举办,因此在皇室仪礼上会将两者合称为“践祚大尝祭”。
不过,如果当年新天皇的父母、祖父母逝世,而时间是在夏末秋初或十一月之前,大尝祭便会等到他们的葬礼和丧期(称为“谅暗”)过后,在第二年的十一月进行。
“大尝祭”的本体“新尝祭”是天皇每年以新收割的谷物祭祀皇祖皇宗与诸天神的仪式。因此,“新尝”本义是“新谷之飨”,原本念作Nihi-noae,后来普遍使用汉字读法Shin-joū。
至于“大尝祭”本来是“大新尝祭”,跟“新尝祭”一样,“大尝”原本念作Ō-Nihi-no-ahe 或Ō-ni-e,后来普遍使用汉字读法Dai-joū。
“大尝祭”是横跨数日的重大祭典,之后还有宴请诸神的“大尝节会”,另外,例行新尝祭时也会进行“镇魂祭”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开支极大。
因此,在王家式微的中世后期,即室町末至战国时代的一四六六年,后土御门天皇举行了大尝祭后,大尝祭便被迫停办逾二百二十年,直到江户时代的一六八七年,东山天皇即位时才得以复办,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上,朝廷准备“大尝祭”时,会有几项工作要先行准备。首先在同年的八月下旬,称为“币帛使”的敕使,会到伊势神宫其他官定神社进行宣告(现在基于政教分离,“官定神社”已被废止),并在十一月的其中一个旧历卯日开始祭典,通常是第二或第三个卯日。
另外,为了进行大尝祭,古代会特意建造临时会场“大尝宫”,做为新天皇祭祀的场所。还有,天皇进行祭祀时所著的祭衣,也会在祭典前织作好。
一般来说,天皇会在祭祀时奉上当年指定为祭拜所用的新收谷物,即被称为“天御膳”的新白米饭,而负责提供“天御膳”的田地则被称为“斋田”。除了谷物,祭典上还有事先准备好的黑、白两种酒酿,以及供神明享用的“神馔”。天皇在祭拜皇祖皇宗和诸神后,便会食用这些酒菜谷物,以示与祖宗和诸神相感应,获得祂们的认可和附体。
由于大尝祭是属于历代天皇的专断事项,所有相关作法、具体仪式和手续,一律严禁外人笔录和外传,在古代也只有极少数的高级贵族,如关白、摄政,才能在事前获得相关的纲领要义,但主体仍然只由天皇本人去执行。
天皇本人如何获得相关知识、如何练习,都属于“极秘事项”,外界和学者只能通过古代不完整的文献去推敲分析。时至今日,日本皇室坚决不开放大尝祭,因此,它可以说是维持天皇和天皇制神秘主义的最重要、最后的一环。
作者:胡炜权
香港人,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2007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国费留学金留学日本,2010年取得日本广岛大学硕士(历史与文化遗产学)学位,专攻日本中世史(专治战国史),于日本国内的学术期刊发表六篇论文、并于多个研究会上发表研究报告。现为战国史研究会、东北史学会、地方史研究协议会、日本历史学会等学会会员。著有《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和《日本战国织丰时代史》。
出版社: 时报出版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