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天皇秘密】告别平成、迎来令和 日本新元号原来非天皇话事
日本政府于4月初公布皇太子德仁在5月1日继位后,使用的元号为“令和”,意味其父明仁天皇逾30年的“平成”时代即将结束。但这名准天皇与新元号实际只剩下形式上的关系,当中取名的决定权,实际上掌握于是日本政府。日本一桥大学博士胡炜权在其新书《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II》指,自1868年的明治天皇开始,日本便确立了一任天皇只用一个年号的“一世一元制”。天皇在整个甄选程序中没有任何决定权,只能等待专家小组、参众两院的正副议长,以及内阁成员的决定,最后到签字步骤时,才能得知自己的“任期代号”。在此之前,历代天皇都曾经拥有超过一个元号,并牢牢掌握元号最终决定权。以往每逢国家出现重大变故,无论是吉祥或是凶兆之事,都有可能成为天皇改变“元号”的因素。直至幕府政权和战国时代,改变“元号”的权力才旁落到其他当权者手上,并一直维持到近代日本。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第二部:天皇的生活与一生》的内容节录:
皇太子德仁将于今年(二○一九年)五月一日即位,日本也将迎来新的纪年“元号”,取代使用长达三十一年的“平成”。顺带一提,“平成”元号在日本历史上是使用时间第四久的,最久的则是平成前一个元号“昭和”,维持了六十四年。第二久的也是属于近代的“明治”,用了四十五年。“平成”、“昭和”和“明治”皆属于后文将提到的“一世一元”,即天皇终身只使用一个元号。换言之,近现代的元号使用年限,与天皇的寿命紧紧扣在一起。明治以前的元号则没有这个原则。
自从平成天皇宣布让位后,日本国内便开始猜想新“元号”会是什么。而事隔三十一年再次迎来更改“元号”的时机,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元号”与“年号”的分别是什么?日本史学者胡炜权指出,日本人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有些书用的是“年号”,另一些则用“元号”,因此,他们好奇两者的分别。大多数学者称两者都一样,有些专家对元号与年号的分别有不同见解,总的来说,按照日本最有公信力的辞典《广辞苑》解释,现在日本的“元号”与“年号”都是“指称年代的称号”。现行日本宪法里的“元号法”(一九七九年订立)也是依照这原则,将天皇换人时的两字汉字纪年称呼(如:明治、平成)统称为“元号”。所以,按照习惯来说,“年号”是“元号”的别称,已经基本同义,本文也依此原则统称为“元号”。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元号的制定方法(古代编)
明治维新时,政府宣布一个天皇一辈子只会使用一个元号,即所谓的“一世一元制”。其实江户时代晚期便有儒学者主张“一世一元”,而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时就已经这么做,清朝也如此。可是,明治天皇以前,几乎历代天皇都拥有超过一个元号。另一方面,按照以上原则,天皇死后的谥号将以元号来命名,这与古代元号、谥号分开的习惯完全不同。
日本史学者胡炜提到,从前天皇谥号的取名方法繁多,而且没有既定原则,有些按天皇陵寝所在地或居住地;有些按中国古代的谥号方式,也就是德行表现;更有些谥号是天皇本人生前决定好的(如后醍醐天皇)。由此可见,“一世一元制”后,不仅是年号,连天皇谥号也迎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古代天皇更改“元号”,有四个因素:
①天皇因故换人,称为“代始改元”。
②国家出现喜祥之事,称为“祥端改元”
③国家出现不吉凶事,称为“灾异改元”。
④按照历法规定改元,称为“革年改元”。
在四大因素影响下,我们不难想像频繁更改“元号”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顺带一提,前三个因素都难以预测,最后的“革年改元”却有迹可循。所谓的“革年改元”,就是按照历法,每逢“辛酉”与“甲子”之年便改元,以配合自然变化(也有不改元的例子)。
在古代,每当需要改元的时候,便会由熟悉中国古典的贵族(文章博士),从典籍中找出意思吉祥的字句,再取出几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元号备案,供天皇和高级贵族商议,再以天皇名义决定采用。元号在早期曾出现四字年号(如“天平胜宝”、“神护景云”),但大致以两字为主。
前文提到,元号最终由天皇决定,可是到了幕府政权和战国时代,大多受到幕府意向影响,甚至会因幕府或当时的权力者要求,随时更改元号。另外,在战乱变多的室町时代末期至战国时代,关东地区曾短暂出现一批不经朝廷批核的“私制元号”,反映当时王权与朝廷影响力的衰弱。而元号改定后,如何通达全国?在政治稳定时,自然通过朝廷或幕府来传达,而在战乱时代则只能靠个别人士到地方时传达,再间接地分传出去,因此在战国时代曾出现“年号不详”,或沿用旧年号的情况。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元号的制定方法(现代编)
到了现代,天皇不再是万民膜拜的“现御神”,元号也自然要依循宪法层面的规定。按照上述的“元号法”规定,产生流程如下:
①由政府委托指定的学者提出几个候选元号,原则上以两个汉字组成。
②经过内阁官方长官考虑后,再由首相从中划定数个最终候选元号。
③最终候选元号会交由各界专家代表开会检讨,再提出意见。
④专家代表的意见呈交给参众两院的正副议长考虑,并提出意见。
⑤政府各部署的长官开会后,再提交内阁决定。
⑥新天皇在内阁最终决定案上签名。
⑦政府正式颁布新元号。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说,今年的新元号也会按照以上的程序和原则来制定,天皇不再定义自己的时代,他在整个甄选程序中没有任何决定权,只能等待专家小组、参众两院的正副议长,以至内阁成员决定。他在签字时才能正式得知自己的“任期代号”。换句话说,天皇与元号已经只剩下形式上的关系了。
作者:胡炜权
香港人,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2007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国费留学金留学日本,2010年取得日本广岛大学硕士(历史与文化遗产学)学位,专攻日本中世史(专治战国史),于日本国内的学术期刊发表六篇论文、并于多个研究会上发表研究报告。现为战国史研究会、东北史学会、地方史研究协议会、日本历史学会等学会会员。著有《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和《日本战国织丰时代史》。
出版社: 时报出版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