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顺风车、游历故事换食宿 港大建筑系男生:钱不是唯一交易单位
香港人热爱旅行,旅行形式有很多种,自由行、旅行团任君选择。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原武,就近似流浪的方式,毕业后到欧洲流浪,由柏林起,经东欧、中亚、西藏、云南等地回到香港,坐顺风车游历了204天,有意想不到的经历。更用音乐、自己的旅行故事来换取食宿。
搭顺风车的方式有很多种,电影中常见的举起拇指或者纸牌,在现实中并不怎么有效,如果你是男生用这个方法,那么等三四个小时是最低消费。不想白等,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主动出击,在公路旁的油站里跟每位司机主动介绍自己,表达自己的长远目标和对方如何可以参与,这样可以快几倍找到愿意载你的人。
搭顺风车的好处是让你接触很多与众不同的当地人,会停下来接载你的,都是热心而且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人。大部分时候我对自己下一步去哪里都没有很明确的概念,都是跟著司机走,有时候会跟著司机去送货、探望外婆、或者赶上一次好朋友的周末旅行。走上一个人的车子,原来也走进了这个人的生活里。
上车下车 走在路上只有自己
纵使徒步搭车会让你认识到很多热情的当地人,但碍于语言上的障碍,能交心的始终不多,不断的上车下车,最后走在路上的还是只有自己。在孤独的路途上我有幸遇到 Bruhan,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时装设计师,我们并肩游历了土耳其东部的土地,拿著他的吉他,让我有机会尝试人生第一次街头卖唱,从此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
没钱的日子过久了,你会发现金钱不是唯一的交易单位,原来音乐也可以,我偶尔会拿著吉他去餐厅来以歌换饭,或者走到名胜前面用歌声换门票,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不是每个地方都接受得了,但偶尔也会遇上非常热情的餐厅老板,为你的故事感到万分雀跃,把酒拿出来听你慢慢说。
最好的手信就是自己的故事
一路上吃别人的,住别人的,有时候都会想有什么可以回报这些好心人。一次我深夜在哈萨克市郊的一个农村投宿,逐家逐户的拍门找到终于到了这对夫妇愿意收留,这位太太还煮了顿丰富的晚餐。我没什么手信可以给,就把沿途拍来的照片给他们看,想不到他们非常感兴趣,当下才发现,原来最好的手信就是我的故事。
游历大世界最爱回家
从青海进西藏,有好一段路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我们在沿海城市出生的孩子,在高原待久了就开始出状况了。一个小时前还在乱蹦乱跳,忽然一下醒来,就像有千个铁圈捆在头上,牢牢地压住你每根神经,叫人痛得眼睛也睁不开。
走在落马洲口岸的行人天桥上,我看著深圳河对岸红色绿色的计程车,我才真正相信这二百多天的旅程终于走到尽头了,我以为自己不会哭,却想不到头上一句【欢迎来到香港】,让我彻底崩溃了,两行热泪滚烫的在脸上滑下,滴在破旧的登山鞋上。
作者:原武,八十后建筑系毕业生,土生土长香港人。毕业后在香港工作了两年后,飞到德国开始工作假期。在陌生的天地闯荡,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才知道生活不一定要一式一样。回港后,原武曾在一家社会企业服务了四年,主力从事社区及与运动有关工作,此外,他同时兼任室内及船只设计师,代表作有一间占地约三千呎的船屋,现停泊于港岛深湾。
2016 年起开始多线发展,一方面担任健身教练,另一方面开始参与各种形式的幕前演出,从广告到电影,都可以看到他的踪影。
出版社:明报杂志有限公司
《香港01》 获出版社授权转载,大小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