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越号《谎言》书中避用这个词语 翻译细心不让罹难者父母难过
2014年4月,韩国世越号沉没,船上476人中,304罹难。一位学者访问参与救援的潜水员、生还者、义警、政府官员及医师等,将他们的经历撰写小说《谎言: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潜水员的告白》,还原灾难真相。
一位在韩国工作的华侨看到韩文版书后,满腔情绪,又是愤怒政府卸责,又为罹难者痛心,于是将悲愤化作力量,向出版社自荐翻译中文版。
书里说的是灾难,中文版却找不到“死者”一词,而选了另一个词语代替。笔者带着疑问电邮问翻译,避去“死者”是作者原意,还是翻译者心思?
翻译胡椒筒选用了“往生者”,所以文章不会有“死者”一词出现,读者看在眼里,也感受到她对罹难者的尊重。笔者电邮问胡椒筒,这是作者原意,还是翻译选择的字眼?
她答道:“韩国媒体和作者都是使用‘失踪者’一词,我的确有再尽量避免使用‘死者’这个字眼,觉得‘死者’一词的感觉太过冰冷。”
那些罹难的孩子在深海中已经很寒冷,也不想让他们的父母伤口洒盐。译者慎选字眼,看出她的心思。笔者邀请她写一篇翻译过程的感想,道出《谎言》小说背后的故事。
撰文:胡椒筒 原题“我是一名菜鸟译者”
我是一名菜鸟译者。(编按:菜鸟即新手)《谎言》是我翻译的第一本小说。虽然在《谎言》之后陆续接到了同样优秀的小说的翻译工作,但我觉得未来的任何翻译工作可能都无法超越《谎言》一书在我“译生”中的意义与难度了。
潜水员说:拥抱自己的孩子,我就想起那些船里的孩子。
很多读者可能还不知道,2016年6月17日小说的原型主人公金冠灴留下妻子与三个儿女自杀身亡了。当时,在YouTube看到了几段金冠灴潜水员在国会听证会上的发言影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气愤到流泪,更是哽咽地说:“我们只是想去找人,那里面还有没有找到的孩子!”
在其他的采访里,他说:“我很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回来后我不敢抱他们,拥抱他们我就想起那些船里的孩子。”说著说著他捂著脸哭了起来。
看到这些影片后,让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随后的八月在互联网上看到《谎言》这本原著小说的介绍。当时,市面上早已有很多关于世越号的书及影视作品。但《谎言》的企划和内容十分新颖。书的封面拆下后,反过来可以当作示威的标语,题材内容也是以潜水员视角及采访形式来揭露真相。
主动联络出版社自荐翻译
上下班通勤捧著这本书看,眼泪一滴滴的掉下。合上这本书时,我很是气愤,气愤书中潜水员遭遇的不公待遇,气愤媒体恶意歪曲事实真相,气愤我们的情感被政府愚弄摆布,更气愤自己的无知与这些年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的冷漠。
2016年深秋夜里,我在光化门站下车走在广场上,看著依旧打著帐篷守在那里的父母,以及落难者灵堂,我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本书介绍出去。希望它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被更多的人读到。于是我联络了时报出版社,刚好编辑也有注意到这本书。
谁知,在时报出版决定做这本书的时候,朴槿惠闺蜜干政的丑闻爆发,大量有关世越号的真相浮出了水面。我在焦虑的等待中收到了试译通过的通知邮件。但我心知肚明,自己是个菜鸟,编辑也是百般深思才下了这么大的赌注给我一个机会。那时候,对比开心和兴奋,更真切逼近我的感觉是担心。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本书,担心自己会对不起作者、那些孩子和已经离开的英雄。
译者没有自己的立场
在正式展开翻译工作以前,我先找来了这本书出版时,作者出席过的宣传活动采访影片,我觉得有必要先搞清楚作者写这本书的动机与目的。读者可以有自己的诠释与感受,因为阅读本身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译者不同,译者没有自己的立场,译者必须要站在作者身边,而且只能是身边,前面或者后面都不可以,译者要与作者并肩同行。
弄清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目的后,我又找来两部纪录片强迫自己看完。人有一种本能,就是尽可能地想要回避真相。因为真相总是太过残忍,太过残忍的真相总是会让人失去对意义与价值本身的信心。为了把书中的专业用语与画面内容对应上,我不得不坚持地把纪录片哭著看完。最后,在建立文档前我暗下决心,为了孩子,为了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我也一定会努力到最后。
为了把书中的专业用语与画面内容对应上,我不得不坚持地把纪录片哭著看完。
每天也流传着关于世越号的谎言
虽然这本书是小说,但白天翻译的内容,却会在晚上JTBC(电视台)新闻中得到证实。朴槿惠政府阻碍救援,诬陷潜水员,非法组织保守派团体到光化门故意在绝食示威的遇难者父母面前大吃大喝,甚至喝酒。潜水员捞起一具尸体会得到多少钱,家属们不肯离开光化门也只是不满足国家赔偿的金额。
这种关于世越号的谎言充斥著整个社会,在每晚的新闻中得到证实,这些谎言都是朴槿惠政府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与无能,不择手段控制舆论导向,煽动民心渲染成党派的斗争,把受害者与无辜的潜水员一步步逼往绝路。
翻译时跟潜水员感同身受
翻译时,比起采访内容看穿朴槿惠政府谎言的愤怒,更令我痛苦的是翻译到找到孩子遗体的部份,及家属遇到潜水员。作者在采访中提到,整本书让他写得最痛苦的是第三章找到第一个孩子的场面,主人公金冠灴潜水员亲自示范穿潜水衣,讲解潜水器材,以及在深海里会遇到的危险。他哭著讲述找到第一个孩子的过程。
作者回到家,必须孤身一人执笔潜入深海,几天几夜的辗转难眠。他在采访中说,躺下好不容易睡意来袭,但突然想到孩子还困在沉船里,自己又不得不再坐回到书桌前。
敲打键盘的手指都在颤抖
看完那段采访时,我便开始担心,也很害怕译到这一章。我几乎是哭著一点点完成这一章的。
作者通过潜水员的描述在脑海里幻想出画面,用他的文字描写出来。我看到他的文字,也想像出那幅画面,然后再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知道我与作者幻想的画面是否相同。但我想那种感受是一样的,我们都会想像到,17岁的孩子们抱在一起面对死亡的恐惧,想到他们在最后一刻仍旧幻想著奇迹出现,仍然相信著我们这些无能的大人会去救他们……想到这些,敲打键盘的手指都在颤抖。
我也加入了罹难学生家属游行行列
2016年的冬天,每周六我也会点起蜡烛走上街头。清楚记得,国会、宪法法院罢免朴槿惠总统一职后的那个周六。我与朋友从景福宫地铁站出来,刚好加入了游行大队最前方,即世越号罹难学生家属的行列。走在他们身后,想到自己翻译的内容,那种心如刀绞般的感受真的教人无法形容,抱歉、愧疚、心疼、难过……复杂的感情在那一刻交织著。
走在他们身后,我再次对自己说,要努力加油把这本书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我眼前的这些父母的坚持与勇敢,看到那些没有嘴巴的潜水员的善良与伟大;持权者的丑恶是那么不值得一提。是这些平凡的人们唤醒了我们,唤回了正义与良知。寒冬里,用烛光结束掉一个无能作恶的政权,点起烛光寻找真相的正是这些最平凡的人们。
要去怀疑、判断媒体的信息
翻译这本书也让我深深地反省了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冷漠的人,不要成为一个被资讯信息喂养的人。新闻媒体的作用是监督社会、揭露问题,而我们要去做的,不是一味地去相信它,我们必须要去怀疑、去判断。
我想,世越号船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只是韩国社会现存的问题,也是整个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在发生或将会发生的问题。
正如作者说的那样,热情的阅读,冷静的愤怒!
菜鸟译者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不断的思考,勇敢的发声!
伸延观看:
1 世越号事件纪录片《潜水钟》
2 独立媒体《打破新闻》世越号惨案100日特辑: “黄金救援时间内 毫无作为为的国家”
作者:金琸桓-1968年生于庆尚南道镇海市。首尔大学国语国文系毕业,曾任海军士官大学国语教授、KAIST文化技术研究所副教授,现为专职作家。
作品以端庄优美的文字著称,也是踏实筑梦的“小说劳动者”,每天坚持写30张小说原稿,没有一天停过笔。不但如此,他也十分关注社会,以周密的资料考证加上卓越想像力,让许多真实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被誉为开创韩国历史小说新局面的作家。其作品《不灭的李舜臣》、《黄真伊》曾被改编为电视剧;《烈女门秘辛》、《咖啡》、《朝鲜魔术师》则被改编为电影,跨足影视相当成功的作家。
出版社:时报出版
《香港01》 获译者授权转载,大小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