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蓝图.上|重学业就业 轻创业置业 青年如何发挥所长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去年12月20日公布《青年发展蓝图》(《蓝图》),在首阶段提出约170项青年政策,冀为青年提供有利环境,让他们对未来抱有盼望,“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香港01》记者统计发现,林林种种措施分布并不平均,当中有七成项目与学业、就业、创业、置业等“四业”相关,但在“三政”方面,只有3项议政和论政,参政更是不见踪迹。
启发青年、燃亮未来?
从统计可见(见下图),对特区政府而言,培养青年的“四业”比“三政”重要得多。当中有54项(32%)是实习、生涯规划及交流计划,有41项(24%)是就业、创业及在职培训,有25项(15%)是国民国安教育、价值观教育,另有21项涉及中学和大专。
关注青年议题的民间智库——MWYO青年办公室研究员郭东旺欢迎政府推出《蓝图》,可见当局重视青年发展,愿意提供远景和社会目标,是青年工作的“好开始”。不过,他亦观察到,《蓝图》偏重“四业”中的学业与就业和“三政”中的议政与论政,却轻创业、置业和参政。他认同“重学业就业”和“轻创业置业”都是正确方向,因为对比起创业和置业,求学与工作都是人生必经阶段,所以就算出现资源倾斜也是无可厚非。
不过,很多剖析青年问题的研究均指出,青年的学业、就业、创业、置业,本身就与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息息相关,尤其是结构固化和产业单一,都令他们感到前景黯淡。对此,民青局在《蓝图》的〈探索篇 〉写明,会为青年“提供优质且多元的教育”,从学习中探索兴趣及志向;在〈希望篇〉则提到,支持青年多元的事业发展,包括《国家“十四五”规划》列明香港“八大定位”的相关行业:金融、创新科技、文化艺术、贸易、航运 、航空、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贸易;《蓝图》还提到工程、测量、都市规划、 建造、环保、医疗卫生及其他新兴产业,整体希望学生学有所用、尽展所长。
空有实习,却无发展?
然而,多元教育和多元就业的前题必然是“产业多元”。细究之下,《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八大定位”,只有与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三大传统产业发展得较为成熟,在2021年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56.4%;其余定位及产业仍是“愿景”,例如创新及科技产业的GDP占比只有0.9%,文化创意产业则是4.5%。
国家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固然“未来可期”,但年轻人未必有资本和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也反映在青年人修读课程的取向上。根据《蓝图》整理的2021年数据,约有119万名青年曾接受专上教育,其中约36万人(30%)修读商科,另有22.3万人(19%)修读文学及社会科学;但与政府大力催谷的创科紧密相关的电脑、机械、电机、电子及轮机工程科,合共只有约18万人(15%)修读,相对前两者而言占少数。
从学业到事业的统计也可明显发现,年轻人拒做新兴行业的“开荒牛”。同样在2021年,15至39年青年劳动人口有141万人,最多人从事传统产业,如公共行政、教育、人类医疗保健及社工活动,有32.43万人(23%);其次是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有24.393万人(17%);第三是进出口、批发及零售,有23.97万人(17%);最后则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科技产业,只有22.59万人和0.46万人,相形见绌。
规划产业,协同发展
单从措施分类来看,《蓝图》未有提出扶持更多“具青年色彩”的产业,如直播播主、电竞选手、极限运动、棋类竞技等等。而看似较为重视的“学业”和“就业”,也不过是不断重复“交流”、“实习”和“生涯规划”等词语,分别出现30次、41次和14次。
《蓝图》锐意“启发青年、燃亮未来”,但在落实层面,倘若未能开拓多元产业、创造更多高端好工,那么无论老师帮学生做多少生涯规划、商界怎样和校方加强合作、各行各业如何提供实际机会,相信“启发”空间有限,“未来”也是想像。
郭东旺表示,在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环境下,政府更须帮助年轻人面对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挑战,协助他们顺利过渡,例如提供更多中学、大专的实习机会,令他们了解职场运作,从而装备自己。他建议制订《香港新兴产业振兴蓝图》,为每个特定产业制订长远发展规划,而且要宏观地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互相配合,产生协同效应。
置业主导,更难置业
《蓝图》就年轻人的住屋需求,推出4项政策:一是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目标在五年内提供额外约3000个宿位;二是物色合适卖地项目,要求发展商预留一定数量单位,支援青年宿舍计划;三是持续增加房屋供应,预计未来五年合共增加15.8万个传统公屋、“简约公屋”、“绿表置居计划”和“居者有其屋计划”等公营房屋单位;四是在今年卖地计划推出“首置”项目,助青年置业。
政府再推“首置”和青年宿舍,冀为青年提供独立居所,重建置业阶梯。惟正如《蓝图》最初所记,25至39岁青年与父母同住比率,已由2011年的45.7%升至2021年的52.7%;可以预见,即使五年内提供额外约3000个宿位和屈指可数的“首置”,也只是杯水车薪。事实上,只要当局仍然以“置业”主导房屋政策,楼价就会继续远超很多市民负担,“置业”反倒更会成为不同年龄群体的生活难题,青年更加难有安身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