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突围.二|独家对话肖耿:以湾区腹地打造“特区中特区”

撰文: 杨滢玮
出版:更新:

“香港是海水,内地是河水。香港机构是海虾,内地机构是河虾。两种虾在对方的环境里是无法生存的。”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日前与《香港01》独家对话时强调,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不是合并”,“要保留‘两制’的优势”。

在肖耿眼中,香港虽有着制度优势,但也有着难解的困局:产业空洞化、楼价高、收入不公。他把香港比喻为“失去腹地的曼哈顿”,建议以“特区中的特区”的路径,解决香港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和外部的供给不足,实现大湾区城市合作的多赢。

肖耿指出,全世界的湾区城市群都是一个整体,只有粤港澳大湾区是有多种不同制度,有多种货币,“我们要利用这个东西,将大湾区变成内循环和外循环交界的高地。”

如何突破传统的一体化框架,让香港在融入大湾区城市群的同时又不失特色,与内地城市合作时能够互惠互利?肖耿是这样构想的...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319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2年5月30日)《以湾区腹地打造“特区中的特区”》。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强调,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不是合并,要保留“两制”的优势。(受访者提供)
世界上不少湾区城市群都是一个整体,但粤港澳大湾区却执行着多种制度。肖耿提醒,要利用好不同制度的优势。(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