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
撰文: 邝月婷 区嘉俊
出版:更新:
不少外国城市已经推行智慧出行的相关政策,如美国纽约市设立了市长数据分析办公室(Mayor's Office of Data Analytics,MODA)及首席数据官职位,使用大数据来解决城市问题;西班牙巴塞隆拿就在市内铺设物联网,监察垃圾数量水平及道路挤塞情况等,进行智慧城市管理。
本港智慧城市发展步伐缓慢,World Smart Cities Forum主席Jaewon Peter Chun认为,港府旧有的智慧城市蓝图太过笼统,涵盖太多范畴,应该定下工作的优次。他又形容建设智慧城市并非单纯发展基建,更需要“以人为本”。他续指,智慧城市的初衷是透过科技和数据分析,改善市民生活,令人们开心和满足,有家的感觉,“关键是市民的满足感,即使你有最先进的设备,花了很多钱,也未必能成为智慧城市。”
至于要解决交通挤塞问题,他认为始终要从增加驾驶人士成本着手,包括大幅加税、提高违例泊车罚款,或在个别地段设收费区,以增加驾驶成本,才可减低其驾驶上班通勤等意欲。他说,电子道路收费计划在英国和新加坡等城市成功推行,如英国推出的伦敦交通挤塞收费计划,驾驶者于早上7时至下午6时期间于收费区内驾驶,须缴付每日11.5英镑(约140港元)的费用,香港可以此为参考。
上文节录自第235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0月12日)《 智慧出行新时代 构建港版“城市大脑”》。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