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校怎样教“三权分立”?

撰文: 凌益琛 黄云娜
出版:更新:

多间出版社早前参与教育局通识科教材专业咨询服务后,删去或修改“香港奉行三权分立”内容,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及中联办和港澳办接连表示,香港不是“三权分立”,而教科书应按《基本法》描述香港政制。官方言下之意,是指有关教科书过往传达了一个并不准确的知识内容,所以需要正本清源——这不禁引人好奇,究竟当下的教育工作者们,究竟怎样教授诸如“三权分立”等极具争议的内容?又有否向学生传递正确信息?

争议存在已久,港府从不厘清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特区政府、香港中联办、以及国务院港澳办等,近日才正式否定“香港奉行三权分立”一说,但纷争其实存在已久。在1986年《基本法》起草初期,起草委员会辖下政治体制专题小组曾经建议香港应采用“三权分立”模式,但有关意见并不获得中方接纳,例如“一国两制”构想者、时任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于1987年会见草委期间,多次明确表示香港制度不能完全西化、不会实行“三权分立”,但容许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制衡和配合;不过,自回归以来,不知何故,每逢司法人员论及“separation of powers”,都会被翻译成“三权分立”,连官方文本亦是如此,而尽管其时总有内地草委和学者撰文反驳有关说法,但都无法掀起涟漪,更加不获官方加持,而民主派则以此稳占舆论场;及后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港,提出行政、立法及司法机关要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一说,港澳办及中联办才陆续纠正“香港不存在三权分立”,但特区政府并没有积极响应。

(资料图片)

“这是一个争议性议题。”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客席副教授梁恩荣说,“从教育专业角度而言,争议性议题是不可以不教的,特别是对整个香港有所影响的事件。”他指出,争议性议题应用专门的教育法来教授,即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观点以及背后的理据,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创造思考等能力,也有助他们更加深入认识社会。

问题是,什么是“争议性议题教育法”?是只单纯呈现正反双方的意见,然后交由学生自行判断,还是在呈现各方说法的基础上,能够带领学生认清是非对错?

对此,取得执业律师资格的教育大学高级讲师庄耀洸,结合《通识科课程及评估指引》进行解释。《指引》专辟一章分析议题探究及多角度分析,并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掌握事实、理解现象、澄清概念;第二,明白分歧和冲突;第三,进行反思、作出评价,探求出路、付诸实践。

庄耀洸说,在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中,需要教师根据《基本法》内容,结合不同时期的官方说法,向学生讲清事实。(资料图片/彭毅诗摄)

放任学生自行判断VS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庄耀洸说,在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中,需要教师根据《基本法》内容,结合不同时期的官方说法,向学生讲清事实。“为什么以前会搞错?为什么社会这样讲(香港不是三权分立)?要帮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以及香港一路以来的发展。”而在“澄清概念”部分,则需要向学生介绍“三权分立”有何理念、如何发展、涵盖什么精神和原则。庄耀洸说,当学生对有关概念有所了解后,老师就可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地方的政治制度,以反观香港的政治模式。

“那么,香港这个模式算不算呢?现在社会很明显有不同看法。”庄耀洸认为,教师应通过讨论不同观点及背后理据,使学生明白背后的分歧和冲突。“不能够只讲一种看法。”他强调,“在教学上,首先一定要讲到政府的说法,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会影响到制度的具体运作和执行”;同时,在辨析的“三权分立”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法院的看法。

庄耀洸以回归初期的“等候特首发落”法例为例,“1997年后,定罪的少年犯须由特首决定刑期。很多人等了很久没等到,就提出司法覆核并最终胜诉。法官判决依据是《基本法》第80条——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因此审判权在司法机关而不在行政机关,这实际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精神。”至于最后一部,则要令学生经过学习后得出一定观点,而庄耀洸认为可以容许学生持有不同看法。

“容许学生持有不同看法”——正正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资料图片)

“容许学生持有不同看法”——正正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支持这能促进多元思考,也有人批评这是不负责任、罔为师表的借口。

不过,香港的“三权分立”之争,最棘手的不是香港有否存在权力分置,而是香港的权力分置是否建基于国家主权的逻辑——这明显是中央政府最为在意的问题,因为在西方宪政当中,“三权分立”一般建立在“国家主权”的基础之上,并要令行政、立法、司法的宪制地位和政治权力保持独立和均等,才能有效发挥制衡甚至监督他权的作用;然而,由于香港只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根本从没自我掌握“主权”,其“高度自治”权力全部源于“中央授权”而非“与中央分权”,所以并不享有建立在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三权分立”,而是享有在“一国两制”之下,以行政为主导的权力分置,且司法独立——因此,在“一国两制”框架之下,当中央认为主权问题不能含糊,这究竟应否被视为一种“正确”的观点教授予学生呢?而老师在授课时,本身是否对有关概念具备清晰的知识背景呢?

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香港通识科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表现,能否落实上述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实现教学目标,是对通识科老师的很大考验。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资料图片)

带头厘清争议VS“斩脚趾避沙虫”

除了中学通识科,大学教育也不时牵涉争议内容——那么,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老师的教学重点是否有别?梁恩荣认为,两者教学目标不同,中学通识课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大学则需要深化学科理论。他解释,中学生毕业时大约18岁,基本上是一个拥有投票权利的成年公民,所以应该掌握能使他有效关心社会、履行责任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中学通识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传授基本概念为主。”即通过讨论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思考、创意思考与分析能力,并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概念,“比如什么是权力制衡,从而了解在香港立法、司法、行政是如何运作的。”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科分野更加细化,对相关理论的讨论也会更加深入——以政治学为例,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经典、学者的论述去了解“三权分立”的理念。同时,全面地认识并比较英国、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地区的三权分立分别有何特征、如何执行、各有哪些优劣。

梁恩荣不赞同通识教科书删改“三权分立”相关内容,因为政治议题是通识科不可或缺的内容,“用孙中山的话说,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既然是众人的事,那么是不是众人都要认识呢?......要让众人都有机会学,这样等他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可以履行自己的责任。”他提到,当社会出现争议性议题,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角度、尊重多元观点、厘清背后依据,教育局更应带头讨论这些议题,而非“斩脚趾避沙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