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阴谋论禁之不绝 新疫苗得物无所用?
在科研和生产的挑战之外,新冠疫苗或许还要面对反疫苗势力这“老对手”。
承接上文︰【科技.未来】从疫苗研发竞赛跑出 领先者面对什么挑战?
瘟疫成阴谋温床
一条长26分钟的影片《Plandemic》本月初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广传,片中反疫苗份子Judy Mikovits宣扬一大堆新冠病毒的伪科学、假消息或阴谋论,例如病毒在实验室制造、戴口罩会激发感染、亿万富豪助长病毒扩散以增加疫苗接种云云。影片亦抹黑NIAID所长福奇(Anthony Fauci)有政治阴谋,原因是他对于特朗普自称有服用的羟氯奎(hydroxychloroquine)效用有保留。
虽然Mikovits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但她发表在《科学》期刊、声称老鼠逆转录病毒引起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研究结果在2011年遭撤回,而后在科学界信誉尽失。影片最初上载于YouTube播放,Facebook上一些美国极右翼、阴谋论群组如获至宝,经辗转扩散至Twitter、Vimeo等。即使影片屡遭举发,仍有用户把片段修改后重新上传,试图避过平台自动审查。甚至连带Mikovits的著作亦一度登上Amazon的畅销书榜首。
假消息和阴谋论几乎随着新冠肺炎一同爆发。5G也蒙受无妄之灾,谣言散播者讹称5G讯号会抑制免疫系统,令人更易感染,其讯号可传播新冠病毒,甚至指5G和疫情是要削减地球人口的阴谋,更讹称意大利和武汉的疫情正与推出5G有关。英国更因此有逾70个发射站遭破坏,当中大部份却非5G基站。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者J. Eric Oliver认为,阴谋论在全球大流行期间兴起属“自然”现象:“这种隐形传染病在健康、经济和政治方面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确实很深。有些人想为复杂的政治和健康问题寻求某种简单答案,并立即与阴谋论结合。”近月来,美国纽约、科罗拉多、得克萨斯、加州等州份的反疫苗和解封城市抗议,某程度上应验了这种看法。
到底有多少人受这些内容影响,难以考究。虽然反疫苗并非主流,但根据近来一些调查,美国信任疫苗的人似乎比预期中少。路透社上周发表与Ipsos合办的调查结果显示,65%受访者对接种疫苗“非常”或“有点”兴趣;14%受访者对接种疫苗完全没有兴趣;10%不太感兴趣,另有11%不确定。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之严重,又有科学家指出至少70%人口接种疫苗才可达至群体免疫,美国范德比(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及疫苗专家William Schaffner对调查失望:“这比我预期中低得多,原本以为会有75%左右。”
对政府的信任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例如若特朗普说某疫苗是安全,有36%受访者表示会较不愿意接种该疫苗;只有14%的受访者更感兴趣。特朗普政府以“极速行动”之名配合疫苗生产,似乎也有一定反效果。在对新冠病毒疫苗很少或没有兴趣的受访者中,接近一半表示,他们的担心来自疫苗研发速度,逾40%相信疫苗比疾病本身风险更高。福奇澄清并强调不会牺牲安全和成效去跳过任何步骤。
阴谋论和反疫苗也在美国以外得到零星呼应。本月中,民粹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利用疫情下的经济倒退,动员反疫苗、反资本家、新纳粹主义者等游行抗议;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示威,反对疫苗、封城和追踪程式。也有少数知名人士表态,不会打新冠疫苗针。世界排名第一网球手、塞尔维亚的祖高域(Novak Djokovic)4月在Facebook坦言,他反疫苗的立场或会阻碍他重返赛场。
AI审查的限制性
Facebook、YouTube和Vimeo发表声明,指《Plandemic》内容违反规则而将之删除;Twitter也删除了#PlagueofCorruption和#PlandemicMovie等相关标签。然而这些科技公司的行动或许来得有点迟,影片被删除前在各平台上已录得700万至800万浏览量。
对于平台上流传的新冠肺炎假消息和阴谋论影片,Facebook声称已在约5,000万条相关内容上加了警告标签。创办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强调:“我们很清楚这些警告标签有效。95%的人看到附有标签的内容时,不会点击查看。”Facebook还在本月中发表了最新的《社群标准执行报告》,汇报了其AI侦测仇恨言论和假消息的最新情况,本季度删除的所有仇恨言论中,有88.8%被AI侦测到,高于上一季度的80.2%。
这些改进主要来自Facebook AI在两方面的进展。其一是它使用的自然语言模型可更好地解读帖文的语意和细微差别。另一是可以分析同时含有图像和文字的内容,例如有仇恨内容的网络迷因(meme,意指在网上爆红而被大量传播的事物)。虽然AI在侦测此类混合媒体内容的能力仍然有限,但Facebook也发布了一个新的仇恨网络迷因数据组,并发起竞投活动广招更好的检测演算法。
尽管有这些更新,从对于《Plandemic》迟来的删除,可见在处理新冠疫情的假消息上,再次揭示以AI审核内容的局限。Facebook更依靠的反而是逾60个合作事实核查组织的人工审阅者,只有当人类标记了某项元素,例如标题含误导信息的图像,AI才会接力搜索相同或相似的项目,并自动加上警告标签,甚至直接删除。但Facebook尚未能够训练AI使其自行辨识新的假消息。
事实上,在疫情之初需要大规模实施社交隔离时,Facebook宣布会更依赖AI进行查阅平台内容,朱克伯格已预言审查会出现更多“误报”。所以,据上月中Facebook发布员工重回办公室的时间表,内容审核员在清单中被列为“关键员工”,需要最早回归工作岗位。Facebook近年确实已大量增加了投资技术,开发出适应度更佳的AI系统,例如可自行辨识和删除假帐号,但毕竟这不只是Facebook的技术问题,而是整个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
善用网络战场
假消息至今仍禁之不绝,或也与阴谋论者熟悉网络文化有关。在本月中刊于《自然》杂志的研究显示,乔治华盛顿大学学者追溯了去年麻疹爆发期间Facebook上有关反疫苗的活动,发现活跃的反疫苗团体几乎是撑疫苗的三倍。此外,反疫苗的专页虽然追随者人数较少,但专页数量比撑疫苗的更多,并经常与其他专页上的讨论相连结,例如针对学校、家长这些对疫苗接种立场摇摆的群体。相反,宣传疫苗正确信息的专页多数集中于较孤立的群体。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疫苗信心计划主管Heidi Larson解释,这显示“撑疫苗人士基本上只在互相坚持自己的论述,而没有向外、更多回应对于立场未定的人”。
当撑疫苗的群体只有一个简单信息—疫苗有用和拯救生命,反疫苗的论述却众多,从散播对儿童健康忧虑到提倡另类医疗,并将免疫和阴谋论串连。Larson补充,反疫苗人士往往会动之以情,但公共卫生界别只是在试图叫更多人打疫苗,“没有聆听忧虑和质问之声”。史丹福大学互联网观察站研究员Renee DiResta补充,反疫苗者尤其擅长在社交平台上博得浏览量。他们不但存在于每个社交平台,还会花时间制作人们容易搜寻到的内容。
又如《麻州理工科技评论》指出,阴谋论者擅于利用YouTube网红生态求生。在YouTube上,内容创作者不论是评测美容产品、打机或评论时事,都惯常利用争议性来寻找新的受众、合作或谋利。与更知名的频道主(YouTuber)合作,甚至参与讨论这个次文化圈的八卦,对于任何频道主来说,都是增加观看次数和订阅者的一种可靠方法。所以,即使YouTube会封锁连续多次违反规则的创作者,被审查的阴谋论者仍可借由与其他频道主合作,继续争取曝光或被提及。本月初,拥有逾220万订阅的金融频道主Patrick Bet-David,在频道上邀请了反疫苗者Robert F. Kennedy Jr.作两小时访问,两天内录得50万次观看。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传播学副教授Alice Marwick解释,这反映了边缘与主流频道主的共生关系:“双方都尝试从中受益。边缘的可以得到更多主流关注,而主流的就可增加潜在受众。”结果,即使访问一方将影片定性为辩论,甚至明言自己非反疫苗、反科学也好,影片很多时会成为受邀阴谋论者的宣传渠道,Marwick批评:“他们不过是在打开‘奥弗顿之窗’(Overton Window),通过嘉宾提出的任何非主流想法。”或许在某种意义上,网络生态下的这些伪科学、假消息、阴谋论,比起新冠病毒更毒、更难消灭。
相关文章︰
【科技.未来】抗体检测良莠不齐 如何以“免疫通行证”回归正常
上文节录自第215期《香港01》周报(2020年5月25日)《在反疫苗声中挺进 疫苗研发竞赛展开》。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