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港式医疗北上受欢迎 助人转型会否掏空自己?
陈伟仪认为,香港有机会通过输出“港式医疗标准”,成为大湾区医疗中心,例如“培养一些最尖端的医生、科学家上去train(培训)大家……到时,厉害的人都是香港教出来的,香港地位就上去了”。
倡港式医疗标准在地化
记者亦曾听到科学园公司主席罗范椒芬表示,香港医疗产业和人才优势明显,在大湾区中可扮演重要角色,当记者问及本港医疗体系负荷时,她认为,今后可参考港大深圳医院模式,鼓励香港业界与内地合作。
事实上,已有不少港人看到这一商机,圣保禄医院前总经理、浸信会医院前护理主任张文景就是其中之一。他三年前加入港人创办的医疗及养老机构CP长者屋,作为CEO北上开拓市场,目前已在港人聚集的惠东十里银滩建立安老公寓和医院;起初请来浸会医院退休护士长,与内地医护人员一同建立规章制度,落实“港式标准在地化”,冀在大湾区市场突围,吸引中产人群。
何谓港式医疗标准?张文景认为,是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包括医疗档案、数据管理及临床路径管理,“例如遇到某个情况,是用胰岛素还是口服药,国际上是有标准的,我们在大陆通过系统管理令标准consistent(一致),就好像麦当劳薯条在香港、山东或新加坡都应该是脆的。”
除此之外,他认为港人还可以输出风险管理,即定期对医院各部门作出预防性风险评估,“这种意识现在在内地是弱的,最靓的医院厕所也是臭的,好多细菌。”
而所谓在地化,则是通过和内地专业人士合作,合作模式符合当地政策和医疗需求。张文景举例,如香港医护人员可培训内地同事如何做风险管理,教完之后要定期考核,而内地同事则告诉港人当地政策如何、门诊如何运行、收费标准、怎样排班等等,“两个加埋,正!”
慎防淘空港医疗优势
谢汝石亦在访问中强调,虽然香港医疗更为成熟,但不能照搬到内地,“医疗是一种文化、习惯,是常年累积的,生搬硬套行不通的。”
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国民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借以减轻公立医疗体系负担。张文景看好商机,其公司除了在惠州经营综合医院和专科诊所外,亦与武汉、南昌等地政府合作,参考香港社区医生模式,在社区设置医疗服务站,照顾居民日常需要,预计两年半左右即可回本,长远一定“赚到钱”。
谢汝石也说,已有美国和香港医生想加盟其医疗集团,而他目前正为一名香港泌尿外科医生办理深圳执业手续,旗下员工更有几个跨境上班的香港年轻人,“融合”已在发生。他期待在未来三五年,大湾区可以形成“非常活跃的医疗综合体”,继而成为整个中国的参考样本,相信届时港人也会有信心在深圳购买医疗服务。陈伟仪亦认为,港人北上就医和安老是大势所趋。
然而,当本地最尖端的医生都到内地培训医疗人才,部分医护专才也到大湾区从医,香港人则北上就医,届时医疗还会是香港引以为傲的优势产业吗?这值得特区政府深思。
上文节录自第113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28日)《透视大湾区之医疗产业——香港如何开拓医疗进出口》。
浏览更多大湾区文章:【01大湾区专页】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