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东阁|十四岁继承父亲霍元甲遗志 全国宏扬精武体育会尚武精神
精武传奇除了有大侠霍元甲,其实还少不他的儿子霍东阁。
霍东阁(1895—1956),“精武大侠”霍元甲的次子,和父亲一样出生于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跟专注习文的大哥霍东章不同,霍东阁自幼好动,颇得乃父真传。所以当霍元甲在1909年暴毙之际,年仅14岁的霍东阁就被叔父霍元卿带往上海,让霍氏一脉的象征意义得以在精武会内延续。
其时精武体育会才刚刚成立两个月,方兴未艾加上欠缺领导,馆内人心涣散。庆幸的是,凭借家族声望和精湛武艺,霍东阁很快便在陈公哲(1890—1961,“精武四杰”之一,民国著名学者及武术家,与霍元甲交好)等前辈的协助下,重振了精武体育会的声威。全国各大城市如绍兴、九江、松江、汉口、广州等地纷纷成立精武分会,会员数目由初创时的不足百人,逐渐发展到超过十万人。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总会举行十周年庆祝活动,孙中山曾亲自为该会题赠“尚武精神”的匾额,并在精武所创的刊物《精武本纪》上作了长篇序言,以肯定精武会取得的成绩。
随著精武会在国内达到空前盛况,霍东阁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海外。1920年,25岁的霍东阁应陈公哲、卢炜昌(1883—1943,精武四杰之一,曾出任精武会会计、书记等职,最后却因寻吞公款而死在狱中)之邀,前往广州精武分会担任武术教练。广州乃全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除了经商外,不少人亦会在此出发前往南洋。霍东阁见迁居南洋的华桥渐多,桥胞武术组织又日趋兴盛,便有意去到南洋成立精武分会。他先把妻儿送回天津老家安顿,再四出筹集资金。1923年6月,霍东阁正式展开南洋之旅,抵达爪哇泗水城。
在南洋烟草公司经理陈英三的帮助下,霍东阁联络了当地的华侨士绅,讲解精武体育会的宏大使命,可惜效果并不理想。霍东阁没有气馁,而是利用各种机会展示“迷踪艺”绝技,据闻他便曾在泗水中华学校的筹款会上演武,用一套“醉八仙”拳法赢尽全场掌声。经过一年时间努力,霍东阁的知名度与日俱增,终于成功创立了泗水精武体育会。1925年12月,他又在雅加达城建立了精武总会,期后印尼巨港、万隆等地的精武分会相继成立。霍东阁的南洋发展计划可谓是超额完成任务,为精武会的历史写下光荣一页。
1926年,霍东阁返国。他先到上海精武总会汇报工作,然后乘火车北上,回到家乡天津小南河。本来他希望带著儿子霍文亭前往爪哇,却遭到了元配妻子反对。霍东阁唯有独自返回南洋,直至9年之后才再度回国。
霍东阁最后一次回到天津,主要是希望了结心愿,在天津成立精武体育会。他在德国租界的中央影院对面租了一间房子,并挂上了“东阁药房”的牌匾,以作筹备天津精武会事宜的办事处。透过在国授武时的人脉,霍东阁又联络上了广东音乐会会长麦君健。在他的帮助下,霍东阁借了广东音乐会的天津场地表演武术,介绍精武会在国内及南洋的发展情况,动员天津市民赞助并加入精武会。
可惜的是,该次宣传活动并不理想。精武会在南方影响很大,但在拳师云集的北方,精武会的声望实在难以坐大,例如天津国术馆便尚在营运。天津人学武,实在没必要去到精武体育会。与此同时,霍东阁的大哥霍东章又因为儿子霍寿嵩在爪哇失去音信,而跟他对簿公堂。事业上的失意,加上急于证明自己清白,霍东阁只好赶返爪哇,并承诺会跟侄儿合照一张,好证明他尚在人间。
从此,霍东阁便一直留在了爪哇,直至终老。据闻他曾因为组织抗日活动,而被占领爪哇的日本宪兵逮捕。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霍东阁开办了“东阁制药厂”,以家传的医术挂牌行医维生。1956年4月18日,霍东阁不幸病逝,终年62岁,被安葬于印尼万隆芝芽律墓地。
虽然霍东阁一生大部份时间在南洋活动,但他对精武体育会的贡献实不下于任何一人。时至今日,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精武体育会依然运作,令精武会的故事继续传遍东亚,这些都可谓是源自霍东阁的努力。《正说霍元甲》的作者晨曲形容,霍东阁文武兼备,为人处世更可能在其父之上。
精武传奇除了有大侠霍元甲,其实还少不了霍东阁。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晓得大家能否尽数?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
八种太极发劲方式,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