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掀热红酒打卡热潮!各种配搭加亲民价钱成冬日圣诞过节必备
今年冬天喝什么最流行?问五个年轻人,四个告诉你:热红酒。它的成功出圈,要从不久前中国上海复兴西路一家便利店门口摆出“热红酒,10元一杯”的摊位开始,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百杯。与之相伴的还有新的流量密码:中国各地年轻人纷纷开始仿效,在街上、露营地里摆摊卖热红酒,味道好不好不知道,反正是愈接地气,生意愈好。
出现在欧洲圣诞市集上的时令热红酒,已经在国内众多餐馆和咖啡店里存在了多年。在店里,一杯热红酒动辄卖到40-50元,到了摆地摊的年轻人们这里,均价在10-15元左右。
加料奶茶都买不到的价格,就能换来一杯冬天里看上去时髦健康(其实糖很多,并不健康)又好喝的热红酒,拍张照片配上“冬天里的第一杯热红酒”,谁看了不夸有氛围。这一刻,热红酒完成了从欧洲到中国的全面本土化,成为这个冬天的顶流。
烧烤露营“贩卖浪漫”和热红酒更配
热红酒很久以前就出现在了上海的西餐厅里,但今年最时髦的晒热红酒方式,不是在高级餐厅,而是在街头。南京现在最流行的热红酒,是一家卤味烧烤店推出的“季节限定”,于是你能看到许多人围著炭火炉子,边吃烧烤边喝热红酒。
按图看各地热红酒摆卖情况!
热红酒的精髓,在于“热”。本来是要摇晃著红酒杯,在高级西餐厅里品味情调,连品尝的温度和年份都有严格讲究的红酒,摇身一变成了街边不锈钢锅子里,混合著苹果橙子香料的接地气饮料,非要冒著热气时喝才有圣诞气氛。
这种反差感,就像是一位天天背著爱马仕的富婆,你突然发现她和你一样喜欢吃小区后门那家地摊串串,还很乐意和你交流选择串串的心得,瞬间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相关文章:饮食热话|爱饮红酒也绝对喜欢肉桂?科学研究揭关键来自这个物质
加山楂放大枣 热红酒也要养生
热红酒是欧洲国家在圣诞节期间的传统饮料。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它,是在旅游、留学时走在热闹的圣诞市集上,闻到一股混合著香料的甜甜红酒味,才知道看似高大上的红酒原来可以有如此接地气的喝法。
热红酒最早起源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那时的士兵为了御寒防病,将红酒加热后加入香料饮用。后来这一做法传到不同国家,逐渐演变成寒冷时的驱寒酒,也成为传统风俗的一部分。
在欧洲各国,热红酒有不同的名字。英国人叫它Mulled Wine,法国人叫它Vin Chaud,德国人叫Glühwein,意大利叫Vin Brulé,挪威丹麦是Nordic glögg。
因为便宜易做,热红酒人人都能享受。千万别用几百块的高级红酒煮,就把超市中三五欧元一瓶的普通餐酒倒进锅里,加上超市买来的香料包,苹果和橙子随便切切丢进去,也可以加点蔓越莓干、车厘子。开小火慢慢煮一刻钟,等到部分酒精挥发就可以开喝了,如果觉得酸,可以加点糖或者蜂蜜。
而关于热红酒的灵魂——香料,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样,很多人无法接受热红酒,就是因为它有种“大料煮一锅”的感觉。有人觉得肉桂味道太重,只在起锅前不久丢进去,加不加柠檬,放不放八角,丁香插不插在橙皮上,也是随你口味。
国内摆摊卖的这些热红酒里,外滩君还看到了山楂、红枣、草莓、猕猴桃......有点想像不来味道,喝过的朋友欢迎留言说说好不好喝。
热红酒是冬天的“流量密码”?
这两年大家无法出国玩,年末的节日气氛捧红了欧洲圣诞市集上必有的热红酒。
在它被“本土化”之后,摊主们想创造的,是原先圣诞市集上捧著热红酒逛吃拍照的圣诞氛围,这正好迎合了现在风靡的打卡文化,“冬天的第一杯热红酒”成了社交网络上的流量密码。不管哪个城市,走红模式基本都是摆摊卖热红酒——社交网络上发照片吸引客人。
今年大火的露营装备往街边一摆,配上水果、红酒和彩灯,本质上还是满足了“好拍”的需求,因此不断有人来光顾。
大多数人拿到热红酒后,第一个动作都是迎著灯光和摊位当背景拍照,酒的味道好不好,反倒成了其次。有点点昏黄街灯的路边,水果香料往一次性杯子边上一插,背景是街灯下的圣诞树,本土与洋气结合,那叫一个上镜。
原本是城中存在了多年的老牌外来事物,在充斥著“流量、打卡”的时代里重新走红,还被大家加入了结合在地文化的重新演绎,成为这个冬天特有的魔幻场景。
相关食谱:【薄饼食谱】青酱彩椒免焗圣诞树Pizza 派对主菜甜品食谱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