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煮过肥年】小农女田野萝卜糕 阳光下干柴烈火

撰文: 黄美云
出版:更新:

临近新年,女农阿竹(冯汝竹)一有时间就蒸萝卜糕,闲闲哋一个人吃一底。见记者对其食量啧啧称奇,即抛出一句,“擡了一日饲料,当然要吃多几碗才有力气,自己吃一底怎算多?”

阿竹的农场有工人,但总是什么都要一脚踢,冬天萝卜收成,她更忙碌,每次遇见她都有种风风火火的感觉。采访当日下午,她终于可以停下来制作萝卜糕,穿起水鞋,戴起帽,到田里采白萝卜;沿途农场的狗仔阿肥一直尾随,阿竹对阿肥特别温柔,哄牠别跟来,阿肥也就乖乖跑到另一块田打转。田上的萝卜都已经擡出头,“重阳节播种,种了3个月,最近雨水多,有些萝卜都爆开了。我们看它高出泥面就会拔起来,拿上手沉甸甸。至于萝卜是否水分多,都要切开看才知道。”

阿竹种植的有机萝卜,采摘完洗一洗就可以下锅。(李孙彤摄)
秋风起,晒腊肉,冬天食刚刚好。(李孙彤摄)

阿竹炮制的萝卜糕有素荤两种口味。采完肥嘟嘟的萝卜,她又去采甘笋做素萝卜的材料,沿途遇上她生晒的腊肉,一条条挂在白色丝网遮罩的田上。早上下了一场小雨,腊肉还是安好,没有风吹,样子仍甚娟好,线条分明,脂肪比例佳。

阿竹在菜园村长大,“未出生就在田里碌!”小时候,家里每逢过年也做萝卜糕,家里几十人分来吃,她记得,父母煮的萝卜糕大小如一个镬,“小孩子唯一可以帮手就是刨萝卜丝,其他都是在旁边看。”从观摩到落手落脚制作,做一底萝卜糕对她来说就如屋企煮饭炒菜,不用隆重其事。

问她用料分量,她都说,“全部乱来,煮了20年,每样都是信手拈来,要问分量真是考起我。总之炒萝卜时,水盖过萝卜就可以。1斤粘米粉配搭6斤白萝卜。其他都随心。”想了想,她补充说,“虾米不要切得太细粒,吃上去见不到虾米让人感觉很孤寒。”

邻居煲了一锅鸡汤,著阿竹制作碗仔萝卜糕,材料预备与制作一底萝卜糕一样,只是炒熟材料时,需加入更多水分,使其更稀绵。(李孙彤摄)

阿竹一整天都在忙,制作萝卜糕后,还需急急脚赶在天黑前将菜送给村里的顾客。阿竹踩单车走了,我们和阿竹的邻居就坐在农场,吃著碗仔萝卜糕等她。天将黑了,天气冷得很,一碗热辣辣的碗仔萝卜糕捧在手里,每夹一箸,都冒着一缕热气,很满足。

狗仔毛毛肚饿了,见阿竹食萝卜糕也想食一碗。(李孙彤摄)

有机鲜萝卜糕

(李孙彤摄)

材料:

萝卜2斤(切丝)、腊肉粒、腊肠粒、冬菇粒、虾米粒各随意、粘米粉1/3斤、鹰粟粉2汤匙、冰糖水2汤匙、姜丝、盐、糖、五香粉、芹菜(切丝)各少许、鸡汤或清水2碗

(李孙彤摄)

做法:

1. 先用水开稀粘米粉,用手来回搅拌,让水分完全渗透粘米粉,摸上手细滑,直至粉粒完全溶掉。

(李孙彤摄)

2. 橄榄油起镬,爆香姜丝后,加入腊肉、腊肠、冬菇、虾米炒香,再加入鸡汤煮至收干水。

3. 将火调细,一边翻炒一边加入粘米浆。若火太大,容易烧焦变成煎萝卜饼。掩盖煮约5分钟,至材料将水分完全吸收。此时材料已是5成熟。

(李孙彤摄)

4. 将油均匀搽于锡纸盆,将材料倒入其中,用水沾湿镬铲背,轻轻压平萝卜糕面。

5. 放入大蒸炉内,柴火烧40分钟即完成。

阿竹借用了邻居的炉头开火煮萝卜糕。农夫说,每次大风雨后,都有树倒下,原本这樟木用来做凳,却砍成段,用来烧。而樟树皮可以用来种兰花。(李孙彤摄)
阿竹以前蒸萝卜糕都是大大份,一个老人家跟她说,每次蒸细细盆,熟得更快。(李孙彤摄)

贴士黄金比例:1斤粘米粉配搭6斤白萝卜。蒸与煎之别:若萝卜糕蒸完即食,不打算下锅煎则不需落粟粉。加入粟粉的萝卜糕较挺身。

农夫阿竹:菜园新村农业先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