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午餐】蔬菜卷多吃不觉困 “吃好些”不代表自我放纵
近十年欧美开始有人推广“全蔬食”饮食(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s),提倡以天然而营养密度高的蔬菜、水果、全谷和豆类作为饮食主要食材,并且弃用(或减少)精制、加工的食品,尽量维持食材本来自然形态。摄影:潘思颖
长期“食错素”贫血易倦
许思思她是个佛教徒,也是“全蔬食者”。茹素9年,过去一直认为吃素就是“掀开块肉”,有饭落肚便可。大概3年前,她开始察觉自己很易累、手足冰冷、排便不畅,还开始出现贫血迹象,要靠服食维他命丸缓和症状。而且家里的佣人不擅长煮素,每餐来来去去都是煮菇类、豆腐与炒菜,结果黄豆、菇菌吃太多,也让思思患上轻微痛风,走路时脚趾关节不时隐隐作痛。
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推动“全蔬食营养学”的组织Happy Plantarian,思思才发现自己一直“唔识食素”。“一直以来坊间也有人讲超级食物,不过从来不告诉你每次吃多少分量。Happy Plantarian却鼓励我尝试21天吃‘全蔬’,教我怎样煮得健康而丰富美味,我才知道真正‘识食素’是讲求蔬、果、谷和豆的均衡配搭,少了哪样都不行。以前我最讨厌吃豆,任何豆都不肯吃,但她们会将豆类打烂煮汤,又加上其他配菜装饰得漂漂亮亮,不自觉地就吃进肚了。”
换掉白米白砂糖
开始吃全蔬时,思思将厨房的柴米油盐都换掉,以原糖代替精制白糖,海盐取代普通食用盐,白米也以十谷米和藜麦等全谷代替。“人的身体是有机体,身体与生俱来懂得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有机作物,但你吃一块薯片、一粒爆谷,里面有许多添加剂和化学物,身体就会问:‘你系边位啊?我唔识消化你㖞。’要浪费很多能量去消化它,个人就会容易累。身体有好多嘢同你讲紧,但你没静下去聆听。现在我每天留意身体变化,假如今天如厕不太畅顺,或精神欠佳,我便会想想昨日吃了甚么,然后再调整饮食。”21日下来,思思养成全蔬食习惯,甚至开始每朝6时到禅院上早课,整天都保持精神爽利不觉困倦,现在再也不愿吃过度加工的食品。
食存五观 念一碗饭的因缘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饮食会不会太“苦行”,思思却说要对自己好点。“从前以为对自己好点,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结果通常变了放纵自己,因为人天生就喜欢懒、贪舒服。现在就发现对自己好,多少有些勉强自己,例如你想身体健康,你应该要求自己吃得好些,做做运动。要了解自己的潜能,然后推动自己朝那个方向前行。 ”
佛学不只是喃呒,有更多是生活智慧,对饮食自有一套看法。“经常讲杀生,其实五戒中的杀戒不只要人不吃肉,还要鼓励互生,包括每件物件要用久一点、减少浪费,连约朋友也不应迟到,因为你要他白等20分钟,其实是浪费了他20分钟的生命。”“哦…”我听得豁然开朗,不期然的叹服。她又续说:“佛教还有个概念叫‘食存五观’,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一碗饭,它来自大地,它吸引阳光、水分,也包含很多人的辛劳,包括农夫插秧、收割,有人籴米,阿妈要洗米、煮米,通常我们很少会联想到,‘食存五观’就是要我们知道它得来不易,久而久之,互生的概念会延伸去生活上每一件事物,懂得珍惜每一次相遇。”没多久前她才讲起第一次吃“过堂饭”,望见一碗饭只想起卡路里,边吃边暗地呻肥,现在已经将念头延伸到天地、众生,境界更上层楼。
是日午餐盒:五色蔬菜卷
讲究健康之余,现在思思更会花心思在味道上,绝非单调烚豆烚菜配糙米饭。这天她的午餐盒是五色蔬菜卷,轻轻烘烤过的全麦印度薄饼,上面铺了些红甜椒、红萝卜丝、南瓜片、煎炒过的四季豆、罗马生菜与紫椰菜,蔬菜清甜又爽脆,多吃也不觉困。再舀两大匙牛油果酱,夹带少许柠檬酸香。蔬菜卷有齐整个下午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纤维,又有胡萝卜素、花青素、多种维他命与矿物质。对自己好一点,就是要吃得有益又美味。
若你也想跟我们分享入厨故事或心得,请把姓名、联络电话连同你的简短介绍电邮至food@hk01.com。
全蔬食资讯:Happy Plantaria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