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湾区|冀回乡证尽早与内地居民证有相同功能 黄国:方便互通
广东省政府提出《“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包括推动粤港澳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及电子签名互认互通等。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黄国期望,日后的回乡证与内地居民身份证的技术标准可统一,拥有相同功能,方便互通。
黄国相信,“数字湾区”方案将有助解决两地目前因使用不同证件的麻烦及不便,希望尽快落实措施。工联会另一位立法会议员陆颂雄促请特区政府做好规划,某些公共服务也要加入认证内地居民身份证功能,方便两地融合。
广东省政府昨日(21日)公布的方案提出,将围绕“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目标,加快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衔接,按照用户授权原则,著力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推动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互认,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港澳居民高频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
黄国今日(22日)形容方案非常好,指复常通关后,收到不少市民就有关使用回乡证的求助,例如港人不能以回乡证在网上购买内地门票、在内地机场过境时未能使用自动闸机。
他又指,如果日后有电子签名互认互通,能够便利港人在网上报关或处理内地的银行业务,促进人员往来。
本地公共服务要加入认证内地居民身份证功能
另一名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相信,方案落实后,除会有更多香港人北上,亦会增加内地人来港,可能本港某些公共服务也要加入认证内地居民身份证功能,届时可能造成本地公共服务有额外需求,认为政府要有前瞻规划,包括增加服务供应量等,而有更多旅客来港,相应的设施也可能要增加。
他促请特区政府加快跟进,做好相关配套,令方案如期落实。
民建联: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 不削本港优势
民建联也欢迎广东省政府提出《“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认为便利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通,该党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说,方案有助经济金融等多方面的对接,对整个大湾区工作生活退休营商等都有帮助,未来希望可以做到“一证过关”,她理解方案是蓝图,促请特区政府尽快与内地部门商议,制订协作机制及落实时间表。她又相信,可以透过流动应用程式“智方便”与内地方面对接,做到一网通办。
至于会否影响香港独特优势,身兼人大代表的另一民建联议员陈勇以手机应用程式作比喻,居民可用微信和内地沟通,亦可用whatsapp联通国际,方案为加强香港和内地的沟通,同时保有香港与国际沟通优势。他又指方案只会令人民币产生更多红利,更便利大湾区自由来往,强调不会失去香港特色,且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