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数字湾区”3年行动方案:推动粤港澳居民统一身份认证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1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粤港澳政务服务一体化。

方案提出,将围绕“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目标,加快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衔接,按照用户授权原则,著力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推动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互认,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港澳居民高频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资料图片)

方案还给出建设“数字湾区”的3年实施步骤:

2023年,启动“数字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建立“数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并在智慧城市共建、政务服务“跨境通办”、泛公共服务与资讯聚合、数字化招商引资、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2024年,粤港澳三地通过数字化合作,在推动要素资源流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连通、社会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建模式,数字化成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2025年,基本完成“数字湾区”建设任务,实现大湾区数字化规制规则有效对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联通,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均衡发展。“数字湾区”建设成为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能”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前海远景。(羊城晚报)

打造“湾事通” 拓展跨境应用互认互通

此外,推动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系列”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与香港“智方便”、澳门“一户通”等政府服务平台对接互认。打造“湾事通”泛公共服务与资讯平台,围绕粤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关、通信、支付、求职、养老、医疗、教育、保险、吃住游等场景和习惯,提供无感、便捷的跨境服务。

深圳福田e站通引入“智方便”团队 助港人办理299项香港政务

北上更便利!WeChat Pay HK接入羊城通 广州佛山乘车可港币支付

拓展跨境电子钱包、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等应用在大湾区互认互通。加快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在大湾区交通、住宿、求职、保险、电子货币、购票、金融、电信、财产登记等业务办理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加快粤港澳三地养老领域数字化合作,开展大湾区智慧养老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整合利用三地康养资源和先进模式,提供精细便捷的养老服务。

WeChat Pay 香港钱包终于可以北上消费,记者不会阻止大家上大湾区食鲩鱼生的。(资料图片)

“六通一融”7项主要任务:

(一)以资料流动带动要素市场化,实现湾区发展“要素通”。

1. 推动资料要素合规有效率、安全有序流通。探索建造“港澳数据特区”,实施“南数北上、北数南下”计划,运用隐私计算、安全隔离、可信验证等关键技术,加强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与分类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使用合规和范围可控制。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围绕社保、户籍、婚育、教育、医疗、创业、养老、交通等高频公共服务资料需求,探索推行资料跨境流通“白名单”制度,透过纳入资料授权跨境目录、资料主体授权等模式,实现资料安全有序跨境。建置全国一体化算力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韶关资料中心集群,探索在特定区域建置离岸资料中心,为粤港澳三地提供资料跨境服务。

2. 建置互通的资料要素互联网。依照国家资料跨境安全管理法规要求,整合粤港澳三地互联网、算力、储存、资料等资源,探索建构大湾区资料综合业务网。支援政府部门和企业接入进行资料可信赖流通交易。探索在资料交易、普惠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开展业务场景试点,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数位转型,形成规范有序的资料要素市场基础营运体系。支持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内部资料跨境流动试点。充分依托国家超级运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支持鹏城“云脑”、珠海横琴先进智慧运算平台、东莞大科学智慧运算平台建设,协助大湾区企业及科研机构提升算力使用及原创演算法迭代效率。

3. 建设资料要素统一大市场。推动建立大湾区统一的资料资产登记规则,探索公共资料授权运营,实现公共资料与社会资料整合应用。鼓励“开放广东”、香港“资料一线通”等平台协同分享,免费向社会开放更多公共资料。推动粤港澳三地合作建立资料要素集聚发展区,培育资料经纪人、资料商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产业生态。支援广州、深圳资料交易所创建国家级资料交易所,建立市场制度、交易规则和平台载体统一的大湾区资料要素交易市场。

4. 打造数位化人才聚集高地。推动粤港澳三地协同引才,对接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制定人才需求目录。优化“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等柔性引才机制,透过产业集聚,吸引更多高水准数位化人才在大湾区创业就业。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数位化龙头企业资源集聚优势,加强数位化领域产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数位化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展翅计划”,加强政数学院建设,为大湾区青年提供数位化培训、实习与交流平台,培养复合型数位化人才队伍。进行大数据工程技术、互联网空间安全人才职称评价,加强人工智慧人才评定与培养,建立健全符合大湾区实际的数位化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加强国家相关资质评审标准在港澳地区推广。依托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人工智慧双创比赛等赛事活动,加速大湾区数位人才高地建设。支持港澳充分发挥国际科学研究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内地及世界的创科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及企业,促进跨领域科研合作。

5. 推动大湾区要素市场化。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要素”的独特作用,加速资料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便捷流动,推动大湾区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紧密整合。透过数据推动大湾区要素市场化,有效激发传统要素在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价值。

中国经济:图为2023年8月25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入口。(Reuters)

(二)夯实新型数位基础设施,实现湾区数位化“基座通”。

1. 建置高速泛在融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大湾区5G互联网深度覆盖,完善城际骨干传输网络,扩大粤港澳互联网络频宽,打造连接粤港澳三地的世界级无线城市群。加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大湾区互联网互联互通品质。加速建置粤港澳大湾区量子通讯骨干网,实现与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讯骨干互联网对接。依托大湾区技术、人才、制造、产业优势,高水准建设鹏城实验室,积极推进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建设,建构通讯互联网领域及量子科技领域高端创新平台。推动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深圳)建设,积极规划太赫兹科学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基础设施等更多重大数位基础建设。加速推动“粤基座”数位政府新型基础设施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赋能要素畅通流动。

2 . 推动三地算力融合发展。落实国家“东数西算”策略,加速一体化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置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创新中心,打造种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大湾区算力基础建设共享。整合粤港澳三地算力资源,在广州资料交易所现有平台基础上,做优大湾区算力资源共享发表平台,推动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服务创新,促进算力资源普惠共享,吸引港澳企业更好利用广东优质算力。坚持运算能力与储存能力建置并举,同向发力,更大程度发挥“东数西算”韶关节点资料产业群效能。积极推动建置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互联网出入口等跨国资料传输安全基础设施。

3. 强化互联网和资料安全防护合作。推动建立大湾区互联网安全协调连动机制,进行以资讯共享共治为核心的基础架构研究,建立健全大湾区互联网安全资讯通报预警机制。探讨建立大湾区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促进互联网安全资讯分享、推动互联网安全资质互认,实现区域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共同因应重大互联网安全事件,提升大湾区互联网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构涵盖可信任身分、可信任资料和互联网行为等关键要素的大湾区电子认证互认平台。加强重要资料及个人资讯跨境流动发现、阻断及溯源等监理能力建设,实际保障资料安全。

(三)以数位化赋能投资兴业,实现湾区企业“商事通”。

1. 优化市场主体经营全链条服务。发挥“粤商通”平台涵盖活跃市场主体优势,推动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资讯平台融合对接,为大湾区企业提供开办、融资、税务、政策兑现等营商全链、掌上办服务。优化广东政务服务网港澳企业服务专版,提升“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便企服务功能,探索在港澳地区投放并提供常态化服务。

2. 强化大湾区招商服务。在粤港、粤澳“跨境通办”机制下,依托“投资广东”平台搭建大湾区招商平台,汇聚粤港澳三地招商引资政策、服务管道与资源,动态更新招商资料库及招商地图,为供需双方提供资源互通、服务融合、专案对接、园区展示等服务,助推粤港澳三地政府精准高效招商及企业需求对接。围绕专案从签约到开工建置全流程,加强审核系统与水力发电、能源、用工等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优化专案准入、用地审核、能评、环评等涉企事项审批流程,提升企业建置专案审批效率。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导办帮办等服务,高效率服务项目落实。

3. 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反应。探索市场主体诉求回应平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服务平台联动,推动市场主体诉求提交、分办、解决及监督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诉求解决时效与品质。依托“粤省心”12,345便民服务专线平台,优化智慧客服、智慧派单、智慧质检等,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全天候诉求解决管道及服务。

4. 提升数位化通关效率。加速推动大湾区货物通关便利化,争取国家支持,基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推动粤港澳三地港口、机场的物流数据、申报数据等共享,探索作业无纸化、“多式联运”等较为便利可行的商贸通关措施。加强粤港澳三地船舶安全检验协同资讯平台建设,降低货物通关成本,缩短货物流通连结。充分运用数位化手段,推动大湾区居民出入境通关便利化,加速推动“高精尖缺”人才便利跨境通关,推动港澳居民与内地居民出入境通关查验系统联通融合,推动香港出入境自助“e-道服务”。大力推动大湾区城际客运公车化运营,不断提升港珠澳大桥“一站式”自助查验水平,加快实现粤港澳三地“一码通关”、大湾区“一码畅行”。

旅客正经口岸通关往来深港两地。(视觉中国)

(四)加速建置数位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带动湾区数位“产业通”。

1. 加速湾区数能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推动粤港澳三地数位科技联合创新与产业化,对标全球领先地区,建构高标准、一体化的完整数据产业链,提升大湾区城市群数据产业发展能阶。鼓励支持粤港澳三地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共建高水准数位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数位科技成果转换。进行数位政府产业赋能行动,建构数位政府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信创、数位政府、数据、互联网安全产业集聚区。支持建构数位经济双创基地、孵化器、特色小镇等创新形态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围绕通用人工智慧、高端算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联合实验室,规划发布算力伙伴计划。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进行通用人工智慧研究和建设,建构开放、融合、具有引领发展能力的创新生态。在医疗影像、智慧视觉、基础软硬体、普惠金融等领域推动国家、省新一代人工智慧开放创新平台建置。依托大湾区资讯产业、通讯产业、电脑软体产业规模与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云端运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慧等数位经济重点产业。

2. 加速产业数位转型。深化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产业群聚数位转型工程,建构以“工业互联园区+产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位金融”为核心的新制造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广东智慧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进行智慧制造试点建设,统筹用好智慧制造试点示范计划成果,培育形成一批智慧机器人深度应用场景。兴建大湾区全球贸易数位化领航区,持续培育一批省级数位服务出口基地和数位贸易重点企业。加速大湾区智慧文旅建设,透过数位化平台,发布并分享三地文旅资源与资讯。建置大湾区知识资源共享中心,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开放课程资源服务平台及文字资源服务平台。推动智慧金融,推动参与银行以安全可靠方式分享和交换相关数位化跨境贸易讯息,推动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资讯科技在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等领域应用。

3. 充分激发数位技术创新动能。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建置。积极推动港澳创新资源参与资讯科技领域省实验室建设,加速推动大湾区交叉研究平台与前沿学科建设,加强数位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以河套为试点,进行生命健康、人工智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数位化合作。支持广州、深圳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创新发展试验区及国家人工智慧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人工智慧技术创新策源地。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资讯传输、软体及资讯科技服务业的外资市场进入限制,鼓励港澳企业提供数位内容加值服务。

【落马洲河套地区】2020年卫星图,深圳河已被拉直,河套区属于香港境内,基建工程正在进行,区内植物被铲去。(Google Earth)

(五)加强三地数位化协同共治,推动湾区社会“治理通”。

1. 提升政府治理数位化水准。不断完善“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粤治慧”省域治理数位化总平台的态势感知、协同连动、指挥调度、监督管理能力,探索建构大湾区治理数位化支撑体系。联合港澳政府共同整理建构大湾区经济治理指标体系,依托“粤经济”平台推动大湾区各类经济数据汇聚及共享应用,提升大湾区数位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粤港澳在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场馆运作及竞赛组织数位化建设合作,协助提升竞赛数智化管理水准。

2. 共建湾区智慧城市群。强化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与平台联通,加强地理空间、交通资讯、经济数据等智慧城市资料要素共享利用。加速智慧医院建设,加强人工智慧诊疗设备等智慧医疗设施的推广和应用,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医疗服务协同创新以及临床和科研应用创新。深入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购物消费、居家、养老、休闲娱乐等生活场景数位化。探索在文化交流、就业、投资、经商等领域共建更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立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高水准推动粤港澳新型智慧城市群建设。

3. 探索建立粤港澳“数位空间”治理新格局。加强粤港澳三地数位技术联合创新攻关,探索建构统一的“数位空间”底层技术体系,建立数位资产确权、交易、隐私保护等配套管理制度与产业标准规范。支持大湾区征信社进行跨国合作交流,探索推动征信产品互认。探讨建构常态化科学研究资料审核体系,支持科研合作计划所需的应用研究、医疗等资料资源在大湾区内有序跨国流动。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在河套实现科研资料跨国互通。在粤港澳联合设立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专用科学研究网络,实现科学研究资料跨国互联。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门口。(郑宁摄)

(六)推动政府服务衔接融合,实现湾区居民“生活通”。

1. 推动粤港澳政服务一体化。围绕“用户通、系统通、资料通、证照通、业务通”目标,加速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衔接,依照使用者授权原则,著力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与资料共享堵点,推动三地居民统一身分认证、电子签名互认,实现企业及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协调国家相关单位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港澳居民高频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推动粤港澳三地互设政务服务“跨国通办”专窗,上线“跨国通办”服务地图,拓展个人与法人数位空间,推行全程网办、一体机自助办、视讯办、代收代办等多通路政务服务模式。优化“粤省心”12,345便民专线服务,高品质解决居民诉求。深化“湾区社保通”,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探索推进粤港澳社保服务深度融合。

2. 依托“湾事通”平台提升湾区居民公共服务便利性。推动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系列”行动政务服务平台与香港“智方便”、澳门“一户通”等政府服务平台对接互认。充分聚合和引导社会力量,打造“湾事通”泛公共服务与资讯平台,围绕粤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关、通信、支付、求职、养老、医疗、教育、保险、吃住游等场景和习惯,提供无感、便利的跨国服务。拓展跨国电子钱包、数位货币、行动支付等应用在大湾区互认互通。加速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在大湾区交通、住宿、求职、保险、电子货币、购票、金融、电信、财产登记等业务办理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身分证同等便利,指导通讯业者对相关网站、平台身分认证及服务功能最佳化升级。加速粤港澳三地养老领域数位化合作,开展大湾区智慧养老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整合利用三地康养资源和先进模式,提供精细便捷的养老服务。

(七)加速粤东粤西粤北“数位融湾”,深化对内联系增加经济纵深。

1. 加快数位化均衡发展。加速数位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际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品质发展工程”落地见效。充分利用“投资广东”平台及大湾区招商平台,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比较优势,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强化全流程管理和考核,以好省级奖补资金,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数位政府基础建设及公共支援平台服务水准。健全数位政府基础能力建构对口帮扶机制,细化珠三角各市重点协助任务,以提升数位基础能力为牵引,带动粤西粤北地区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炼和城市群。

2. 提升湾区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推动建立粤港澳三地公共资源交易资讯互通与合作机制。深化“粤公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整合,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创新应用试点。推动CA数位凭证跨区域相容互认,试办进行异地开评标,推广应用电子保证函。优化招标投标专家库管理机制,为大湾区企业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便利,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提升大湾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准。

3. 强化“数位湾区”建设对区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透过深入实施“数位湾区”建设,形成更大范围的辐射作用和更强的带动能力,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经济圈协同,增加经济纵深,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建设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及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速实施泛珠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动泛珠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以泛珠区域资料要素市场体系建置为抓手,加速区域要素市场整合,为服务实体经济、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大湾区的数位化力量。

建立“数位湾区”建设多方参与机制

依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创投和金融机构等组成的“数位湾区”建设矩阵。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建立粤港澳三地“数位湾区”共同工作机制,形成政企高效协同、资源整合共享的工作推进体系。针对“数位湾区”建设的堵点痛点,透过“揭榜挂帅”、应用场景征集推介、典型案例发布推广、“数位湾区”指数发布等措施,充分吸收转化粤港澳三地先进数位化创新成果,提升整体建设效能。探索依托社会资本设立“数位湾区”建设发展基金,服务“数位湾区”重大计划开发建设,吸引更多元的市场主体参与,推动大湾区数位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与增值赋能。

四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在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成立“数位湾区”建设专责小组,统筹推进“数位湾区”建设工作,督促检查任务落实、协调推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省政务服务资料管理局承担。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落实措施,明确阶段目标及时间节点,定期报送工作进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建立粤港澳三地“数位湾区”共同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协调。

(二)加强支撑保障。建立以财政资金引导、多元社会资本参与的“数位湾区”市场化建设营运模式。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省级专案资金作用,加强对数位化重大计划及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鼓励金融和创投机构参与“数位湾区”建设基金组建,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数位湾区”永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加强规则衔接。各领导部门要深入进行“数位湾区”建设中涉及本领域的三地规则、政策情况调查,制定重点对接任务清单。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平台试办示范效应,探讨借镜国际先进规则与标准,推动三地数位化规制规则有效接合。加强“数位湾区”标准化交流合作,根据三地实际需要,研制、实施相关“湾区标准”,保障大湾区数据流动畅顺。

(四)加强开放合作交流。每年联合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举办数位政府建设高峰会暨“数位湾区”发展论坛,打造全国高水准交流合作平台,聚集带动数位产业发展。举办国际顶尖学术交流会议,在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国际标准组织或国际协调组织落脚大湾区,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全通路、立体化开展“数位湾区”宣传,及时解读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引导社会预期,凝聚行动共识,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大湾区数位化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