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奖2023|数学家丘成桐致辞感激香港 寄语青年人要有志气

撰文: 文睿
出版:更新:

第20届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今晚(12日)举行,特首李家超致辞时特别提到这是自2019年后首次再度举办实体颁奖礼,向各位得奖者致贺,感谢众人来港出席颁奖礼,并祝愿他们能享受亚洲城市的特色。

今届邵逸夫奖3个奖项,共有7名学者获奖,其中一名得奖者为本港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丘成桐特别以广东话致辞,寄语香港年轻人要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

邵逸夫奖基金会主席陈伟文致开幕辞时,欢迎一班得奖者及嘉宾远道而来,又感谢邵逸夫奖创办人邵逸夫对香港及内地艺术、文化及教育发展作出深远贡献。

李家超在典礼上自贺词并主持祝酒仪式,他祝贺邵逸夫奖走过20个年头,相信将继续激励并提拔新一代的科学家及创新人才。他提到“十四五规划”中订明香港将发展成为创科中心,强调港府将大力支持科研发展,甚至将科技产品化。他表示,香港桂冠论坛将于明日(13日)起举行,期待一众邵逸夫奖得奖者与全球数百位科学家交流。

第20届邵逸夫奖颁奖礼11月12日举行。数学科学奖由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右)由评审委员会主席莱因哈德・根舍教授手上领取奖项。他指父母在艰难时刻仍尽力教育他,寄语香港家庭要有志愿、年青人要有志气。(夏家朗摄)

今届邵逸夫奖3个奖项,共有7名学者获奖,每项奖金共120万美元。数学科学奖由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与与乌克兰的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获得。

丘成桐生于广东汕头,年幼时举家迁居本港,先后就读于培正中学及中文大学数学系。丘成桐特别以广东话致辞,直言特别感激老师、朋友、父母,在香港培养他成为有用的人。他指父母在艰难时刻仍尽力教育他。他更寄语香港家庭要有志愿、年青人要有志气。

“邵逸夫奖”2023三个奖项的得奖名单:

天文学奖平均颁予

马修.贝尔斯 (Matthew Bailes),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 (ARC) 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

邓肯. 洛里默 (Duncan Lorimer),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系教授暨临时系主任及埃伯利文理学院研究副院长

莫拉.迈克劳克林 (Maura McLaughlin),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埃伯利家族杰出讲座教授

得奖原因:表彰他们发现快速电波爆发。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

帕特里克.克拉玛 (Patrick Cramer),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暨马克斯 普朗克学会候任主席

伊娃.诺加利斯 (Eva Nogales),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杰出教授

得奖原因:表彰他们开创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使负责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机制能够於单个原子尺度上视觉化。他们揭示了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的基因转录机制的每一个步骤,正常的基因转录如何促进健康,以及机能失调如何导致疾病。

数学科学奖平均颁予

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 (Vladimir Drinfeld),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普拉特.贾德森杰出服务数学教授

丘成桐 (Shing-Tung Yau),中国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得奖原因:表彰他们对数学物理、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和凯勒几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