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刘业强:预留土地作储备 政府协助邻近七旧村重建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政府上周公布整个新田科技城的发展大纲图,身兼行会成员的乡议局主席兼立法会议员刘业强建议,要预留White Zone作土地储备,以增加土地规划弹性,留待将来按市场需求发展。

另外,新田科技城与新田市中心中间有七条乡村被包围,刘指这七条村有很多旧屋地,建议政府借机优化这七条村或协助居民重建,以配合科技城的现代化设计。

刘业强今日(22日)指,不少先进国家在规划时都会预留一些弹性很高的 White Zone 当作土地储备,主要原因是目前未必 能够准确估算到未来的土地使用需求,因而预留 一些缓冲区,留待将来按市场需求再作决定。

他指,White Zone 可以是住宅、办公、商铺、酒店、政 府机构或娱乐用途等。例如新加坡最知名的 Gardens by the Bay,其所在地与周边填海得来的土地,就是属于 White Zone,新加坡政府将 White Zone 平整后种上草皮,再开放予公众使用如,直至市场有需求时便开发作其他用途。

因此,他也建议政府考虑在新田科技城设置 White Zone,增加土地规划的弹性,又指近年香港人口组成改变,政府难以准确估算未来创科、商业或住屋需求。

协助七旧村重建配合科技城现代化设计

此外,新田创新科技园区和新田市中心中间,有七条乡村被包围,政府提交立法会的文件中指出,会保留并透过采用城市设计,促进城乡共融。刘指,这七条乡村很多是旧屋地,属于四、五层高的旧式村屋,当年未有“小型屋宇计划”,建议当局趁发展科技城,顺便优化这七条乡村,或协助村民重建村屋,以配合科技城的现代化设计。

他又指,拟议新田科技城发展大纲图内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可采用内地对湿地保育和发展的做法,如参考杭州的西溪、广州的南沙湿地,及深圳以 “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串联湿地原始生态景观 与城市未来感景观,促进人与自然有机结合。

倡提升地积比增可建楼面面积

他又建议把日后新田市中心房屋用地的地积比率由6-6.5倍,提高至7.5至8倍甚至更高,可供发展的楼面面积可增至少两成、也建议当局采用公私营合作模式发展新田科技城,以减轻政府拓地建屋的成本和资源。此外,他指创科产业离不开数据中心、云端计算等超算中心的运作,而数据中心耗电量较一般写字楼高出5 倍以上,并产生大量热力,故需要更多电力供冷却之用,电力供应要充足稳定,故当局也要在新田科技城预留足够土地,用作兴建数据中心和供电设施;也要预留不同规模地块予大学作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