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检测?李家超指后勤倘设内地 有条件执行更大规模检测

撰文: 周礼希
出版:更新:

立法会昨起(16日)一连三日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因应疫情第一辩论环节改为“走出疫境”,直至今日(17日)中午才完成辩论。多名议员提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本港抗疫作出的指示,纷纷响应“控疫压倒一切”,向港府提出控疫建议。

选委界陈曼琪建议政府调动在家工作公务员支援热线,取消户外活动免戴口罩做法,并以18区为单位作阶段性围封强检。民建联则建议政府在非政府组织渡假村、体育馆、球场都临时增建检疫设施,并动用私营医院及医护力量协助抗疫。

李家超。(会议截图)

李家超:内地病学专家短期内来港

【11:57】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对抗疫政府一向不遗余力,并且不时检视防疫措施,切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抗疫作为压倒一切任务的要求。他指,由于疫情爆发速度惊人,个别工作速度或有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在此感谢中央的全力协助,令香港有条件走在疫情之前,他会统筹5个对接小组,以“迅速”应对为目标。

有些工作可以在短期内进行,例如稳定食物供应;二是内地病学专家来港协助,相信短期内内地专家可以成行,进行病理排查和分析工作;三是快速检测包付运,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会按风险,派发给不同组别的市民。

其他小组工作须筹备和计划,需要一点时间,例如大幅提升香港检测能力,政制局局长正筹备相关工作。如果有些工作,可以在内地后勤配合,政府就有条件执行更大规模的检测工作。

邱腾华。(会议截图)

聂德权:短期内增加疫苗接种中心

【11:47】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指,感谢立法会议员对政府防疫工作的支持,以及较早前通过防疫抗疫基金拨款。他指,防疫工作和提振经济的工作是二位一体,政府同样重视;港台电视第32台亦已变成抗疫资讯台,为市民提供有用资讯。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则表示,会继续在短期内增加疫苗接种中心。他指会继续在3个重点组别推动接种疫苗,包括在安老院舍及社区内的长者,政府会动员私家诊所及团体,为长者提供外展疫苗服务。幼童方面,会和教育局及教育界,推出便利措施,让学童以团体形式到中心接种疫苗,或者以外展形式为学生打针。政府亦会推动已打两针人士,满6个月后尽快接种第3剂。他指,对于不遵从疫苗通行证的公务员,会从严处理。

陈帆。(会议截图)

为保物资稳定 政府已探讨水路等应急方案

【11:30】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表示,感谢保安、清洁及跨境工友等帮忙,又得中央大力支持,港府加强各项防疫措施。他指“内地供港物资供应小组”已召开跨部门会议,确保供应稳定,也探讨了应急方案如水路运输等。

讯息发放方面,渔护署每日发布内地供港食物情况,现时蔬菜价格已有回落;跨境运输方面,内地已积极回应,昨日上午起将剔除豁免司机的范围收窄,令跨境司机不易被停业;活跃的香港跨境司机有约8千名,当中逾8成已经接种3剂疫苗,了解到内地严格规范,政府已向他们派快速测试套装,让他们进入内地前使用,加强联防联控,保障内地福祉。

陈帆提到,在围封强检方面,超过6.3万名居民受影响,当中葵涌邨曾围封强检7日,提到政府多个部门派员参与不同工作,3万多人次接受了检测。他强调政府必须截断传播链。他又指政府已征用3千多个公屋单位作暂时隔离,已在公布当日发短信予准租户,尽量将影响减到最低。

他重提局方设立专属的士车队,明早开始提供服务,已有数百司机参与,求诊人士可经专属平台预约。车队司机将配戴防疫装备,每日全面消毒车厢,服务前作快速检测,阴性才可服务。

陈肇始指,自己负责流行病学专家小组,与内地专家一同处理工作,食卫局会用好中央支援,提升各方面能力。(会议截图)

陈肇始:患者必定获安排 将安排遥距医疗

【11:15】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政府一直有调整隔离等策略,正如特首林郑所言,政府会负起主体责任,抗撃疫情,她会负责流行病学专家小组,与内地专家一同处理工作,食卫局会用好中央支援,提升各方面能力。

检测工作方面,她指政府正全面提升检测能力,79个常设检测站,40-60个流动采样站,每日可一共作20万次检酸检测。在增加两个火眼实验室后,检测量增至每日不少于30万人次。她又指每晚围封强检,3个追踪办公室已加强了追踪能力,找出超过3.1万个须追踪人士,会继续加强能力。

至于等候安排入院的市民,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会获得一定安排,医管局已设立热线,启动7间指定诊所应付有关人士的需要,日后将安排遥距医疗工作。她又提到,18区中医诊所一直支持抗疫措施,住院病人中医治疗获正面评价,发挥中医药及中西合作治疗是抗疫的优势。

陈肇始又感谢中央及不同省市在抗疫工作的支援,又对医护等前线人员及义工表达谢意,提到有医护学生为老人院院友接种疫苗,以及感谢全港市民配合防疫抗疫措施。她提到,早前中央来港视察时有支持香港的措施,认同与内地策略一致。但第五波疫情大大超出港府应对能力,日后将上下一心,在中央关怀、内地各部门支持下打好疫战。

张欣宇倡提早放暑假 疫后即可复课

【11:00】选委界张欣宇表示,目前疫情扩散下,数十万长者及儿童只能单靠免疫力,指他们一旦染疫会有后遗症,目前最重要是截断传播。他提到小童现时无法上课,有小童向他提议让学童提早放暑假,获不少家长认同。他质疑如果目前安排持续,今个学年将有一半时间在家,故认为非常时期下,政府应认真审视此建议。

陈恒镔指习近平排除杂音:只能“动态清零”

【10:30】民建联陈恒镔表示,第五波疫情下,不可“躺平”共存。他提到,习近平号召国家支持突显“一国两制”优势,排除杂音,“动态清零”是唯一选择,希望大家放下成见,守望相助。陈恒镔又指,香港电台可设一至两个频道作为专用资讯发放渠道,提供最新各区检测情况及医院情况等,亦可找专家讲解如何预防,强调资讯对市民非常重要。他认同政府现在使用港台发放资讯,但认为讯息内容不够容易吸收。

林顺潮倡修“口罩令”要求更贴面

【10:20】本身是眼科医生的林顺潮建议政府就“口罩令”修例,将口罩定义为高效能的贴面口罩,最理想是N95口罩、KF95口罩,或者以两个口罩增加贴面程度等。他提到,内地每有爆发便集全国能力一同大增某地检测量,亦可以混合检测,如香港得内地支援,可以一日作400万次检测,两天即可完成全民检测,届时毋须再作病毒追踪,只需要有大量隔离及医疗空间。他强调,本港现在只有全面检测,强调这是内地动态清零的举措,香港得国家给予的支持,认为必定可以扭转乾坤。

田北辰:港府“补时阶段”失守

【10:10】田北辰以球赛比喻疫情,指政府之前两年的抗疫表现良好,现时有如“补时阶段守门员脱手都系输,之前打得几好都无用”,幸得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认同政府将强检酒店全部转为隔离酒店,提到156万人一针未打,目前最重要草木皆兵,到院舍及社区接种,“打针、打针、打针、打针、打针”,重要的事讲五次,他相信内地部门会尽快为香港兴建方舱医院,增加床位供应。他又提到得知美国有新药有效应付重症,希望港府顺利入货。

邵家辉赞政府抗疫往绩:稳大局首要商界

【10:05】自由党邵家辉表示,今次疫战所未见,认为香港在之前第四波疫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推出了不少措施,令社会快速复元,相信当时不少市民都赞赏政府。他认为今次疫情是因为低估了Omicron传播力及新年团拜,认为港府已重整旗鼓,市民不用太担心,已接种疫苗的市民一般不用担心重症,但一定要将染有病毒的人士隔离。他又表示,要稳住香港社会大局,一定要稳住商界,建议政府尽快推第七轮防疫抗疫基金,再推保就业计划,再延长还息不还款方案。

【09:50】地产及建造界龙汉标表示,香港打“疫战”本身的条件不错,有尽责医护团队、有自律的市民,呼吁市民接种,认为香港短版在于统筹能力不足,认为政府只要按习近平的指示,令市民见到出路,香港一定可以打赢疫症。

何君尧教政府何谓“动态清零”

【09:40】何君尧提到习近平表示港府要尽一切资源确保市民生命不受损,提到立法会以往已要求港府向内地学习,指今年一月疫情爆发,已变成国家安全及国防问题,需要国家主导。

何君尧特别提到,国家的目标为“动态清零”,指特区领导人应该对此清晰。他解释,“动态清零”有三个要点,包括传染源头、管理密切接触者、有效救治,重点是“人命关天”。他称,新的抗疫小组由国家与港府共同抗疫,他深感高兴,期盼全民检测、果断禁足令、直接引用粤康码、参考内地机组人员返程后措施立即收紧等十项建议。

民建联倡渡假村、体育馆增建检疫设施

【09:30】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现时医疗系统已经超负荷,情况严峻,认为目前最重要是上下一心,在中央支持下战胜疫症。她提到民建联向特首3次提案,包括建议加强检测能力,增加检测站及派筹等。她建议加强抗疫设施,照顾长者及儿童的疫苗接种需要,认同特首尝试解决检疫设施不足,呼吁政府继续工作。

民建联又对施政报告提出整体评价,认为今次有很多不同,特首任内最后一份报告,有愿景,在多个范畴有建议让下届政府考虑,总体欢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