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何俊贤抛倡学西柏林无人机空投食品供港 网民:打仗咩?

撰文: 布莱恩
出版:更新:

【何俊贤/食品物资供应】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因应近日有多名跨境货车司机染疫,令供港鲜活食品大受影响。民建联渔农界议员何俊贤今日(2月16日)于立法会会议上,亦有关注疫情影响本地食品供应,更建议参考二战后冷战时期美国空投物资到西柏林做法,改用无人机空投鲜活食品到港。
何俊贤提出的“空投食物”建议瞬即引起网民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是解决食品供应方法,惟估计数量未必太多,但更多网民质疑有关做法,更指空投物资存在费用和空全问题,又追问为何要把香港比喻成西柏林,“香港=西柏林?咩意思先?”。

民建联渔农界议员何俊贤于立法会会议,关注跨境货车司机受感染影响内地货物供港问题,认为可思考其他运输途径。(资料图片)

民建联渔农界议员何俊贤于立法会会议,关注跨境货车司机受感染影响内地货物供港问题,认为可思考其他运输途径,例如重用上水屠房铁路支线,透过铁路运送货物到港。

除了铁路,何俊贤更有另类建议,以无人机空投物资供港。他指出,以前战争时期,美国每日用数千架飞机空投生活用品到“(西)柏林”,但由于当时美国因此牺牲多名机师,故现时可改用无人机减少伤亡。何俊贤补充,部份物品未必可以无人机运输,但相信无人机可以辅助供应。

翻查资料,何俊贤所说的空投物资历史,应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当时苏联封锁了由西方盟军控制的西柏林,切断食物和燃料供应,意图借此使苏联控制整个城市。为防西柏林落入苏联手中,英国及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空中运输行动,突破苏联封锁。

何俊贤的独特建议引来网民热论,有网民认同空投物资是解决办法,“其实都是一个办法,但估计个量不多”;惟更多网民质疑做法,“我对此建议的智慧,无话可说”、“打仗咩?”、“智将”、“点解要学习西方?”、“表现果然无令人失望”。

同场加映:要疫下储粮街市佬教你有乜可存1个月

除易于存放的储粮“三宝”,即食面、米、罐头外,以存放1个月为准则,街市佬们介绍了一些蔬果、鱼、冻肉等选择。不过买长期粮食时要先衡量自己家中雪柜的大小,尤其冰格,更要讲究怎样选购易于摆放的食物,务求做到真正足不出户。

香港第五波疫情严峻,如果不想出街要储粮,有什么可以放1个月?(资料图片)
1.蔬果篇
2.鱼类、肉类篇
+1
3.主粮、罐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