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晓锋冀法律界与京破冰 谈初选案审讯:公义会迟但不缺席
改制后的立法会,部分功能界别仍保留个人票,包括民主派垄断多年的法律界议席,惟今次无民主派代表参选,改为上演建制互撼,由香港律师会前会长林新强对战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锋。陈晓锋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参选希望捍卫香港法治及传统,令专业回归理性,不再分蓝黄,他相信即使自己是法律学者,而非大律师或事务律师,亦可代表法律界发声,更客观地反映业界问题。
近年反修例案件积压,其中民主派初选47人案延至明年3月再提讯,届时多名被告已被还押逾一年,被质疑是“未审先囚”,但陈晓锋认为“公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强调公义不能以案件审议快慢来定夺,“唔系慢就代表正义得唔到伸张”,最重要的是过程是否符合程序公义。
倡核心价值“不变” 冀推动大律师公会与内地破冰
现年32岁的陈晓锋报称是独立候选人,打着“不变”的旗号出选法律界,称希望捍卫香港核心价值,包括法治、人权及民主,维持“一国两制”初心及港人生活方式不变。他强调法律界应回归专业及理性,不分蓝黄,倘有幸当选,希望促进大律师公会与北京坦率沟通,“来一场破冰之旅”,包括推动公会到北京拜访,及安排法律界定期与中央驻港部门会面交流意见。
初选案明年再提讯 陈晓锋:非单纯以审讯快慢判断
法律界有句格言:“迟到的正义非正义(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但陈晓锋则认为:“公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律政司早前以翻译需时及口供为由,申请将民主派初选47人案押后至明年2月审讯(法官及后拒绝押后,上周开庭决定将案件押后至明年3月再提讯),惹来被告家属批评“未审先囚”,陈晓锋指若相信香港法治制度,便需要根据制度行事,不应以审讯快慢评价是否公平,“一个案件唔系话快就系公正、公义,慢就代表正义得唔到伸张,唔系单纯用快慢判断。”
他指,押后审讯对被捕人而言也许是一种折磨,但从程序公义角度来看也并非不正确,例如需要完整地搜集证据,“唔好用普通人观念和逻辑,去判断一套好完整嘅法治制度。”
23条立法应保障言论自由 倡充分咨询各界
港府早前表明,期望在下届立法会重推《基本法》23条立法,陈晓锋认为,23条立法不应令市民担忧言论自由受损,必须经过充分咨询各界,包括商界及普罗市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及维持商界对香港信心之间取得平衡。被问到应否加入间谍罪等罪类,他称应参考海外法律才能评论,“如果贸贸然讲适唔适合,系不负责任。”
对于未来23条立法应否如2003年建议般遵守《约翰内斯堡原则》,承诺不以言入罪,陈晓锋说,维护香港核心价值是法律界议员必须坚守的信念,“符唔符合呢个原则(《约翰内斯堡原则》)呢,《基本法》系无写到,但《基本法》规定港人有言论自由,要跟返《基本法》同《宪法》。”
被问到“平反六四”应否属言论自由的保障范围内,及是否认同中共曾定性六四为“反革命暴乱”,陈晓锋认为应参考中国对六四的表述,“𠮶阵我未出世,六四呢个问题一啲人有心结,好多时候社会需要用发展嘅眼光去睇问题,要向前看,先系比较积极嘅社会。”至于悼念六四是否违法?陈称要视乎不同情况,例如有否在公众场合作出煽动行为,“总之香港系相对有自由嘅地方。”
应保留法官戴假发、外籍法官制度
法律学者出身的陈晓锋,被指缺乏执业实战经验,他坦言这是他客观存在的不足,但同时也是优势,例如能中立客观地看待法律界事务、“跳出业界睇业界问题”,“最简单我唔会同业界争饭碗,我完全无私奉献。”他又认为,正如法庭需要陪审团审议案件,不一定是事务律师或大律师才能代表法律界,加上他与法律界联系密切,只要有全心全意为法律界服务的心,便具备参选法律界的资格。
今次选战,对手是获多名律师会前会长支持的林新强,陈晓锋形容对手具资历,拥有广大人脉和网络,而他唯一优势是年轻,及具有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他又提倡应保留香港司法制度的法定礼仪,例如法官戴假发等,以及维持香港终审法院外籍法官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