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强明报专栏搁笔:写政治评论已改变不了什么 仍担任中大讲师

撰文: 周皓宜 郑宝生
出版:更新:

自2006年起为《明报》撰写政治评论专栏的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阶讲师蔡子强,今(23日)宣布该专栏搁笔。他称,渐渐发现写政治评论,已经改变不了什么,疲累和无力感都很重,希望休息和沉淀一段时间。
他称早有搁笔之意,但决定完成“‘完善’选举制度”和“中共创党历史”两个系列才搁笔,坦言写选举制度系列时很沮丧,因怎样写也丝毫改变不了什么,“写,只是为了一尽一个研究本港选举制度20多年的学者之言责。”
他接受《香港01》查询时表示,日后仍会评论时事,称明白现时香港较少学者愿意向传媒评论政局,而自己几年后退休,顾虑较少。至于中大终身教职,蔡子强说自己原想提早至未来一两年退休去旅行,但疫情下“边度都无得去”,加上学系人手未准备好,因此会留下。

指政治专栏需大量资料搜集 情绪低落、负担过重

蔡子强今在《明报》以“告别的年代:每个道别都感恩”为题撰文,宣布专栏搁笔的决定。他形容现时是一个“告别的年代”,“告别的不单是朋友,也包括我们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和相信的价值,例如无罪推定、言论自由、公营广播等,甚至就连想买份报纸、骂几句投白票、穿自己喜欢之颜色的衣服出街、手机亮灯……如今也会一一受到恫吓,遑论上街游行了。政府前后矛盾,律政部门标准不一,都逐渐习以为常。”
他又称,渐渐发现“今天自己写政治评论,已经改变不了什么”,“写历史和人文风景,会令自己开心;但今天写政治则不然,疲累和无力感都很重。实在很想休息和沉淀一段时间。”

蔡子强回复《香港01》查询时表示,自己主要在明报撰写政治评论,亦有在其他传媒写电影、文化、历史、校园、旅游等专栏。他指写政治评论需要花大量时间、心力做资料搜集,负担很大,而最近政治局势亦令他情绪低落,难以负担。他提到,90年代时社会曾尝试多议席单议制、两议制单票制,而他的文章亦曾影响选举制度讨论,但坦言最近的选举改制“你讲乜都无用”,而这亦是他搁笔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想写自己不相信的事”

蔡子强在《明报》最后一篇专栏文章指,“我不想朋友看不起我”,他解释有些昔日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对方“很成功”,但朋友圈子之中并不喜欢他。重视朋友的蔡子强笑说“我自己唔成功”,亦不需要太成功,“但希望朋友仍然尊重我”,因此要写一些自己相信的事,不能够“因为你要想成功而写另外一啲嘢”。

曾指梁振英借女儿做公关骚 被梁太批“凉薄”
蔡子强文章曾引起争议,2014年,蔡子强于《明报》撰文,指时任特首梁振英女儿梁齐昕释出疑似割腕的自残照,引发外界对她精神状况的忧虑,质疑梁振英之后发放家庭合照,把女儿作自己的“政治公关show”。事后梁振英太太唐青仪批评蔡子强“无知、刻毒、凉薄”,更称“当我知道蔡先生佢原来系一位大学讲师嘅时候,我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2019年,梁振英在Facebook批评蔡子强美化“占中九子”,质疑他为何不叫自己子女上街,形容蔡是“醒目仔”,“叫人冲,自己松”。蔡子强当时回应指,他并无子女,也不会强迫子女或学生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