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极速通过快拉布高峰15倍 蔡子强:新香港速度易令官员松懈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立法会今日(28日)三读通过《2021拨款条例草案》(财政预算案),前后只花两次会议、约8小时,对比去年的47小时相差甚远;比起2014年的拉布“高峰期”,审议长达125小时,今日的立法会审议速度比当年快了足足15倍。
过往民主派未离开议会前,预算案不时成为拉布战场,民主派通常会接力发言、提出大量修正案,部分人刻意拉布拖长程序,审议所花时间较多。民主派总辞后,立法会即“提速”通过政府议案时间,有政界人士笑言,这如同“新香港速度”。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这种“新香港速度”或许在效率上有助于政府施政,但由于建制派的“高度配合”,预算案不用再在议会上被议员“糟质”一大轮,官员不用再像以前般小心翼翼审视自身的政策范畴,警觉性大幅降低,往后政策“出事”的机会大增。

+2

预算案拉布“盛极一时” 最高纪录125小时

2013年起,民主派开始对预算案发动拉布战,起初由社民连担当主力,要求政府全民派钱、制订全民退休保障等。《香港01》记者向立法会秘书处查询过去几年,立法会审议预算案时间,资料显示,审议最长时间的纪录为2014年,足足有125小时,即7,533分钟(见下表)。当年由泛民提出的修正案,多达1192项,单就修正案投票已经用了35小时。

立法会于2017年底修改第一轮《议事规则》,大幅限制拉布行为,自2018年起,审议时间大为缩短。去年在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为辩论时间“划线”下,预算案审议时间共约47小时,梁君彦批出的修正案有52项;2019年,总审议时间约为46.5小时,梁君彦共批出56项修正案;2018年,总审议时间约为39小时,梁君彦共批出67项修正案。

在今年,财政预算案审议只用了2次会议、共8小时3分钟,即483分钟。前后对比起来,2014年最高纪录的审议时间,足足是今年的15.6倍。

由2013年起,立法会审议财政预算案的时间。当中不计算响钟传召议员的时间、表决修正案期间的用膳及小休时间,以及因流会而减少的会议时间。(资料来源:立法会秘书处)
过往民主派在立法会中,会针对预算案多次发言。尤其在全体委员会阶段中,会花极长时间讨论修正案。(资料图片)

过往的“主战场” 今年半小时内极速走完

在过往,二读通过后会进入全体委员会阶段,一向是议员提问“主战场”,因该阶段是处理由议员提出的修正案,议员可无限次发言。但今年由于没有人提出修正案,全体委员会阶段于中午约12时40分开始,约下午1时05分随即完结并进入三读,前后只花不到半小时,效率甚高。不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见记者时,未有正面回应“极速通过”的问题,只表示议员向他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蔡子强指,“新香港速度”令官员警觉性大减。(资料图片)

蔡子强:预算案不用再被议员“糟质” 官员警觉性减

蔡子强接受查询时指,当民主派不在议会,建制派与政府“高度配合”是意料中事,无可否认这种安排下,政府施政效率会提高很多,可是背后会隐藏更多问题。他指,过往民主派在审议预算案过程中,即使个别人士有刻意留难官员的成分,但他们往往会提出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迫官员思考,“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但这样被人质询一大轮,政府官员才会被迫去想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

蔡子强认为,在现时议会格局下,建制派为了“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施政”,不会提出太尖锐、时间太长的问题,可能有一些细节问题会被隐藏,事后才有人发现。他提到,有反对派时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如2018年预算案中,有争议的长者综援门槛提高,写在财政总目上,当时就无人发现,可是愈多人提问,发现问题的机会一定愈高,“以往立法会辩论可能会很花时间,但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如不是这样,官员就不会诚惶诚恐审视清楚潜在问题,会变得松懈,欠缺警觉性,因为他们知道‘反正好快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