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生︱张建宗:增加人手具迫切性 吁医生组织理性务实看待
政府将于6月2日向立法会提交《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建议容许在海外读医、取得专科资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特别注册形式于公营医疗机构工作5年后,在港取得正式注册医生资格,认可院校名单由特别注册委员会制定,三年一检。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23日)于网志撰文,指本港有迫切性增加医生人手,单靠本地培训难以满足需求,呼吁社会各界及医生组织以客观、理性及务实的态度处理医生人手不足的课题。
指单靠本地培训不足以应付需求
张建宗指,本港医生人手严重短缺,公营医疗系统长期超负荷,专科服务轮候时间颇长,部分需求殷切的服务轮候时间超过两年,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影响医疗服务的质素,政府不能坐视不理,希望立法会及社会各界全力支持草案。他提到,现时公营医疗医生人手短缺尤其严重,2020年医管局和卫生署欠缺共710名专科医生和准专科医生,随着本港人口急速老化,以及市民对公营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医生人手短缺的问题若不解决,受苦的只会是广大市民,尤其是基层和长者。
张建宗表示,政府在过去十年已不断增加两间医学院的医科生学额,然而训练医生需时,扩张医学院培训容量亦有实际局限,因此不能单靠增加本地学额去解决医生人手问题,有迫切需要为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另辟途径,让他们只要符合特定条件,便无须通过执业资格试,亦能够在香港取得正式注册资格。他强调,政府已采取并会继续推展各项措施以加强公共医疗服务,包括挽留医管局医生、促进公私营协作计划、通过两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提升硬体设施、推动基层医疗等。
最后张建宗提到,政府锐意改善本港医疗体系和服务,但硬体与软件的提升,也要有足够的医护人手配合,因此增加医生人手在短、中、长期来说都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他希望,社会各界及医生组织以客观、理性及务实的态度处理医生人手不足的课题,从香港整体利益出发,让合资格且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在港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