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十招|禁加味烟横生枝节 指明添加剂附表掀暗战
特区政府推出十项控烟措施,期望进一步降低吸烟率,推动香港迈向“无烟城市”。部分措施涉及修订法例,包括第一阶段将禁售薄荷味外指明添加剂的传统吸烟产品,料2027年第二季实施。相关法案委员会正审议条例,有立法会议员指出,文件的“附表10 - 指明添加剂”(下称“附表”)包括2700多种添加剂,部分可能是烟草制造的必需品,在会议上引起关注。
医务卫生局官员曾表示反复看过条文,称看不到实施条例会令合规烟草产品来不到香港,“唔使”替烟草商担心。但据了解,烟草业界昨日(4日)去信法案委员会,指“附表”存在根本性缺陷,可能令市面上几乎所有现有烟草产品全被下架,变相全面禁烟。
吸烟危害健康毋庸置疑,但条例审议过程中对政府控烟措施有保留的议员不在小数,有议员更表示计划提出修正案。委员会下周二再度开会,局方如何拆解,受到关注。
业界人士指附表覆盖范围广 变相全面禁售烟草产品
政府早前公布“控烟十招”,其中就包括分两阶段禁止“加味烟”,首阶段先禁薄荷味外指明添加剂的传统吸烟产品,料2027年第二季实施;第二阶段禁止薄荷烟,未设实施日期。就如何界定加味烟与原味烟,政府以“加味剂”及“指明添加剂”为界限,通过后在实施日期起,将会禁止售卖含有“加味剂”及“指明添加剂”的传统烟草产品。
不过,有烟草业人士指出,“附表”覆盖范围广,部分与加味无关、更是烟草制作必要的成分,偏离政策原意。他们认为法例一旦通过,目前香港市面售卖的国际及中国品牌香港产品要全数下架,必然造成市场混乱。他们甚至警告,烟民会因一时三刻难取得替代品,转投私烟市场,与政府控烟目标背道而驰。
部分被纳列表物质无可替代? 烟草协会: 实施后会激活私烟市场
烟草事务协会由烟草制造、零售、分销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成员成立。据了解,协会昨日去信法案委员会,指经研究后认为“附表”存在根本性缺陷。协会指,“附表”直接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及美国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等机构的清单,惟相关清单不时更新,被禁物质数量亦逾千种,令各方难以准确掌握及遵守,令业界无所适从。
协会又称,部分在“附表”的物质是天然存在于烟草中的固有成分,或是于香烟生产过程中是必须或关键的,并且与注入、改变或提升烟的味道无关。协会举例,“纤维素”属于“附表”的“生果萃取物”和“蔬菜萃取物”,所有纸张包括香烟纸的生产均需使用纤维素,没有可替代的材料。
协会认为,若“附表”被通过并生效,会令香港的合法烟草市场会一夜清零,私烟市场将瞬间被激活,吸烟者将转向来源不明、质素无保证的非法产品,构成更大公共健康与安全风险。协会认为,这将严重偏离局方宣称“禁止售卖加味烟”的立法原意和“先禁非薄荷味、再禁薄荷味”的规管步骤。
邵家辉指无香烟符合条例 医卫局:不会出现烟草产品不能进口的情况
翻查立法会《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6月30日的会议,自由党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亦有类似说法。他在会议上质疑政府无咨询烟草商会,直言如包括“附表”的法例通过及实施,“假设听日立法、后日冇得买”,并非仅限于禁售果味烟,反而是所有香港烟草产品都会即时落架,“根本所有香烟都不能符合呢个条款”。他强调自己是提醒局方,认为局方与烟草商无沟通,只是“靠估”。
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李力纲当时回应指,反复看过条文,看不到有情况会令合规、正常烟草产品来不到香港,他直言,烟草商角度当然不希望有这个禁令,指烟草商好清楚自己产品有甚么物质,“唔使帮佢担心”。
医务卫生局:政府不想影响无加味道的烟草产品
当日会议上,选委界立法会议员谢伟俊亦对“附表”提出质疑,询问当中有否传统烟的成分包含在内,若然通过法例,传统烟会否被禁止?
李力纲表示明白议员的忧虑,但制定条文有根据,不是随意“左抄右抄”。他强调,针对处理加味烟好小心,政府不想影响无加味道的产品。他又指,香港大部分烟草属进口,起草附表时已经顾及海外加味烟禁令。他解释,文件第二部豁免烟草制造过程必须物品,认为已经顾及到传统烟。
不过,曾多次公开表态支持政府控烟措施的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当日亦称在听完其他议员发言后感到担忧。他直言,如果部分物质确实在烟草自然出现,但又要被禁止,就会强人所难。
有议员指问题出在缺乏沟通 邵家辉拟提修正案
烟草业界与政府各执一词,相关法案委员会将在下周二继续开会审议。有议员认为,虽然“附表”包括多项物质,但对于烟草业界所指全数落实等同烟草会绝迹香港却存疑,惟另一方面,局方做法也值得商榷。
该名议员认为,政府没有与烟草商沟通,就信誓旦旦认为不会影响其他烟草产品,可能导致最终实际操作时出现问题。他又估计,在双方无沟通的前提下,可能连如何定义原味烟都有差异,因此局方才会认为条例无影响原味烟,而烟草商却认为部分产品遭影响。
无论如何,烟草商去信委员会后,局方如何应对有待观察。邵家辉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积极考虑提出修正案,惟具体内容仍待推敲。对于“附表”的影响,他重申“提咗局方好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