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勋倡把洪水桥新发展区土地整合 让北都大学城建设优先上马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已在北部都会区预留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建议将洪水桥新发展区内原本被划为其他用途的土地,包括位于洪水桥南北面的部分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工业及物流用地整合,令区内发展“大学城”的土地由原本只有约5公顷,增加至24至48公顷,让北都大学城发展优先上马。
“北都大学教育城”用地分别分布于牛潭尾约46公顷、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占约5公顷及新界北新市镇占约40公顷。刘国勋今日连同多元化专业服务与投资管理公司高力香港代表就发展提出建议。他们指,洪水桥目前规划是2018年的决定,提倡政府重新检视洪水桥/厦村的规划,因应本地及外地学院都对“大学城”的反应积极,建议整合土地并更新土地用途,用作发展“大学城”,配合北都其他科研创新园区,培育及培训本地人才。
刘国勋指出,目前政府规划的“大学城”分散于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镇及洪水桥/厦村三个地段,当中洪水桥于去年已启动收地并已基本完成,相信会较未启动收地的牛尾潭,更快能提供土地,发展“大学城”。港铁洪水桥站预计于2030年落成,毗邻建设“大学城”,将能充分利用一带地段周边交通配套。他认为考虑到整体发展时机、土地准备情况及交通配套等,洪水桥是三个选址中,最有优势发展“大学城”的地方。
高力香港董事总经理刘振江表示,正如他们去年所发表的《填补学生宿舍缺口:助推香港成为亚洲教育枢纽》报告强调,随著非本地生的比例放寛,加上香港具数间全球百大的专上学院优势,吸引海内外学子前往就读,教育机构与专上学院亦对校舍及周边设施需求不断扩大,更成为去年房地产市道中的主要交易驱动力,建议政府可乘势头,迎合市场急增的需求外,亦借此动能提速北都发展,最大程度发挥土地价值。
百年老村攸潭美村最快2027收地发展大学城 村民忧灭村叹忽略人情长者友善楼宇设计料2026立法 牛潭尾大学城规模等于几间大学总和牛潭尾发展建议出炉 大学城占46公顷 冀吸引中外院校进驻开分校北都发展|牛潭尾新区拟建1.3万伙 4成土地留建大学城、教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