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半山手记|境外投票突“收油” 待中央拿捏得失再定夺
港府较早前指,因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现行选举制度不足以应付特殊情况,有意修改《选举条例》,让居住内地港人可在当地投票;当时有消息指港府计划以最快速度提交立法会审议,务必赶及明年立法会选举实施。特首林郑月娥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时更称,让内地港人可以投票是“社会诉求”,似乎势在必行。惟据了解,近日港府内部对“境外投票”突然“收油”慢驶,主因是北京正在“拿捏得失”,令事态出现变数。
境外投票议题源于原定的九月立法会选举,鉴于今年踫上大疫情,33 万常住广东省的香港永久居民,大部分可能因而无法回港投票,而这些票源被视为建制派境外票仓,足以左右选情,故当时有建制派人士大力主张开放境外投票,令议题一时间高唱入云。直到上月底,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立法会接受议员质询时,首次公开透露政府正积极研究境外投票;其时政界推算,境外投票若要赶及在明年立法会选举落实,最迟明年首季便须走完整个立法程序,以备在明年选民登记工作开始前,开展及完成有关行政程序,所以立法工作可谓争分夺秒,而外界亦一直以为港府内部正如火如荼推展中。
不过,事态发展却有点反高潮,据悉如今这辆看似由港府掌舵的高速列车近日忽然“收油”,处于“低速”行车中。消息指,在背后真正手握“軚盘”的中央政府,目前仍在就开放让港人在内地投票一事“计紧数”,权衡利弊得失,令事情出现变数。
或令“民主种子”在内地植根 “新选民”非一定支持建制派
据了解,北京考虑是否开放让港人在内地投票,有一个不便明言的担忧,就是直选的“民主种子”可能引入神州大地,长远或会引起蝴蝶效应,出现无法预知的政治后果。
另一方面,境外投票是否绝对有利建制派,亦存在疑问。目前,未有实际统计数字可以证明,境外投票可以为建制派增加多少选票。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就曾表示,相信建制派不会回内地拉票,“因为唔值得咁做,我想像唔到他们会在深圳摆街站”。他认为这批“新选民”并非一定支持建制派,又称自己认识很多人到大湾区“揾食”,不过当中有不少人在意识形态上也是支持泛民。如果得益不多,却为内地“社会稳定”带来风险,是否值得硬推?相信这是北京正在盘想的问题。
建制猛推 港府接硬任务
有本地政界人士表示,当初是建制派中人大力猛推,甚至透过中联办“游说”,港府才勉为其难接下这项“硬任务”,准备向立法会硬闯。不过,不知何故,部分当初力推的建制派如今突然“转軚”,觉得毋须硬来,加上北京对港人在内地投票不无顾虑,港府亦“收油”慢了下来。
那么,改让内地港人以邮递方式投票又如何?知情人士称,港府不会考虑此方案,“因为无法确保内地的投票人不是在受胁逼的情况下投票”。
该名知情者又称,明年中过后,疫情很可能已放缓,港府实有大条道理放弃境外投票计划。
立法程序需时 施政报告揭盅
当然,目前港府对境外投票只是放慢节奏,等候北京发落,最终推或是不推,都有可能。沙半山向部分建制派人士打听,均称没有收到要“煞停”的消息,有人甚至说必定会做。
看来,答案要等施政报告揭盅,事关若北京最后拍板去马,希望赶及明年立法会选举落实,便须尽快把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如果今月底施政报告也没有实质性宣布,似乎计划“胎死腹中”的机会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