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押后︳民主派讨论应对临时议会 傍晚放风:最重要团结
立法会选举押后一年,期间的真空期,将由人大常委会作决定解决。民主派议员今日聚头讨论如何应对,例如是否接受委任至过渡性议会、与及已被DQ参选的4名议员若不被委任,是否共同应对等。另外有指,中方决定若拒受委任者,有机会于明年选举被DQ。不少民主派中人近日均在facebook撰文评论事件,不少抗争派认为应该抵制临时议会,但亦有泛民认为有必要加入,看守议会。曾发起初选的港大法律学院前副教授戴耀廷今日傍晚指,未来一年如何面对未必需要单一策略,强调没有人能肯定某一策略较好,重点是强化团结,抗衡分化。作为抗争派的朱凯廸亦表示,不急于马上做决定,最重要是建好民主阵营的作战平台,深思熟虑,齐上齐落。但他亦表示,如果中央视民主派集体杯葛为“大逆不道”,集体杯葛令中共没有面子也绝对值得做。
今日有报章引述建制消息指,22名泛民若决定“总辞”,一年后或不能重返议会,因为中央可能视之为抗拒制度。报道指,民主派内有人坚持应“总辞”,因为一旦少了4名已被DQ的泛民,即使其他22人全部留任,未来1年都失去他们重视三分之一议席关键否决权,令留守变得“鸡肋”。
戴耀廷傍晚撰文指, 策略从来不是绝对,在制订他们的策略前,要先了解对手的主要策略。他又指,当权者一直以来针对民主派的策略是分化,认为由反修例事件至民主派初选,民主派都能团结,是导致中共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最大力量,因此无论采取甚么策略,都要强化团结,抗衡分化。
抗争派朱凯廸强调齐上齐落 仍指集体杯葛绝对值得做
朱凯廸接近相同时间亦以“重整队形 共渡难关:有关临时立法会2.0的决定”为题,撰文分析局势。他提到另一抗争派邹家成早前表示,应“集体杯葛”,与港人探索全新体制的可能,但认为应先判断各条战线的部署,思考政治代表的问题。
朱凯廸分析指,判断是否加入“临时立法会2.0”,应先要判断哪一条路会为中共制造最大的麻烦,而因为今早有报道指,中共似乎希望有民主派议员愿意给面子留任,而在此情况下,集体杯葛,让中共丢面子就“绝对值得做”。不过他亦马上补充指,此问题不急于马上做决定,最重要是建好民主阵营的作战平台,深思熟虑,齐上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