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覆核】汤家骅:选举呈请要自行考虑政治后果 处理时间可改善
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范国威因终审法院拒批上诉许可而丧失议员资格。两人今日(18日)出席港台节目《千禧年代》期间,再次批评政府运用行政权力DQ候选人,程序失误要由当选人来承受后果。范国威批评,政府多次以政治立场DQ参选人,是犯下严重的政治判断错误,如果日后立法会换届选举再有类似情况发生,随时导致立法会空转。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认为,选举呈请如果胜诉,是必然会导致当选无效。如果被DQ的参选人认为当选者和自己理念相同,应考虑的是,是否还进行呈请。他认为,选举呈请耗时太久,令有最终裁决的日子和会期完结的时间太接近,需要改善。
范国威表示,对于终院的决定只能表示无奈接受,认为事件源于政府“僭建”政治筛选。他认同被DQ者要寻求公义,但目前制度下,如认为参选权被不合理剥夺,只能通过选举呈请,从而令整个选举被宣布无效。不过奇怪之处是,即使确认政府程序失当,反而会令当选者也受到惩罚。范国威认为,法庭狭窄地理解一些原则,只看选举是否不恰当地进行,未有顾及制度上的问题。
他又指,今次判决隐含一个危机,就是选举呈请会导致整个选举无效,一旦日后参选人在选举前被DQ,选举后参选人提呈请,或会导致一个大选区多个议席随时被宣告无效,令立法会空转。
区诺轩提到,呈请本身的目的只是挑战政府的行政错误。他提到香港众志周庭和自己属同一个阵营,本身希望法院厘清,政府失误是否要作为同阵营的他去负上责任,可惜终院不认为这是可接纳的上诉根据。
区诺轩认为,相信不少市民会对结果失望,建制派如去年九龙西补选胜出的陈凯欣亦要面对同样问题。当议员因为这种原因丧失议席,随时又要重选,区诺轩指这“一啲都唔好玩”,只会浪费公帑,政府需要作出检讨。
区诺轩:不会强求补选 如有会“为香港人而战”
本届立法会会期明年9月底完结,两个出缺议席会否补选成为焦点。区诺轩指,现时不论泛民、建制还是政府,对补选都有保留。法例上选管会有责任在议席出缺时举行补选,但以上次经验,政府在2017年12月6日刊宪出缺,2018年3月11日补选。按这个例子,如在1月初刊宪出缺,也要4月才有补选,新当选人只有约3个月议员做,是否值得用这个资源,社会需要思考。他指不会强求补选,但如果有,也会为香港人而战。
范国威则指,多次DQ引来的补选,显示公帑被不恰当使用,市民或会觉得“怎么年年都有补选”。至于如有补选会否参加,要在新民主同盟党内讨论才有决定。他认为,补选亦可以视为“五大诉求”再一次的量化民意表达。
汤家骅:提呈请者要自行考虑后果
汤家骅其后接受主持人电话访问时,提到如果法庭容许呈请,唯一目的就是推翻选举结果,除非法庭断定有强烈证据显示当事人即使参选也赢不了,但法庭一般不会这样做。所以他认为,提呈请的人本身一定要接受呈请成功的后果,如果有政治考虑,怕同阵营的人失去议席,反而应考虑是否仍去提出选举呈请。至于呈请针对的是当选人而不是行政程序不当的选举主任,汤家骅指“医生都有出错啦”,认为选举主任作为最前线要作重要判断的人,也未必有法律背景并熟悉所有法律程序。
汤家骅提到,昨日有部分媒体引述他指不应该进行补选,他澄清并没有这样说,自己的意思是立法会明年10月1日将会换届,而补选过后当选者最多能开3至4次会议,所以社会上会有相当不同的意见,关注公帑是否用得得宜。
被问到现时是否有制度漏洞,汤家骅认为现时最大的问题是选举呈请最终判决的时间,太接近会期完结,令选管会是否安排补选方面出现矛盾。他指,现时制度是有改善空间,希望呈请过程快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