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市场】长者配眼镜被索求身份证 遭店员擅自使用医疗券

撰文: 彭毅诗
出版:更新:

消委会昨日(4日)公布调查,指近4成受访长者曾遇不愉快消费经历,近3成与不良营商手法有关,涉及使用医疗券。有长者今日(5日)致电香港电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到眼镜店配眼镜时,一直被店员索求身份证,该长者最终提供身份证,结果被店员擅自扣除医疗券余额。消委会形容,个案属典型不良营商手法,又指收到针对医疗服务的投诉,不少商户会按长者医疗券余额提供服务建议,目的是要用尽长者医疗券余额,而非配合长者需要。

有长者配眼镜时被索求身份证,终遭店员擅自使用医疗券。(资料图片/吴钟坤摄)

陈女士致电港台节目,表示往眼镜店打算配眼镜,验眼前店员著她交出身份证,陈女士拒绝并反问为何要出示身份证以及要求店员提供眼镜价钱。陈指,当时店员未有回答,继续索取身份证,“我问几多次价钱,佢就叫我攞几多次身份证”。即使陈女士向店员表明用现金支付眼镜费,惟店员亦无理会,继续要求她先拿出身份证,陈女士唯有服从。

她忆述,当时交出身份证后,店员便为她验眼和挑眼镜,接著给她一张单和交还身份证,吩咐隔几天取眼镜。陈女士称,事后取眼镜时发现,原本余额有2495元的医疗券被扣掉2400元,但求助不果,“钱佢又攞咗、眼镜又配咗”,陈女士最后只好“硬著头皮”取走眼镜,但“条气就顶住”。

陈女士投诉所配的眼镜贵,声称自己仅有散光,没有老花和近视,要配的眼镜最多值五、六百元,亦不满自己一直坚持现金支付不果,反被店员告知“差唔多姐”,又猜测“因为我医疗券少,佢唔敢扣哂”。

消委会主席黄玉山在节目中表示,店员销售手法应该公平点,在未验眼和出示身份证前应该讲清楚价钱,否则,长者会感到店员要将医疗券的余额用尽。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系小组主席陈锦荣形容,上述个案是典型不良营商手法,他指出,收到针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大多服务提供者会按长者余额提供服务建议,目的是要用尽余额,而非配合长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