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辩论|李家超:不改革会被淘汰 要求官员常发讯息显主导
行政长官李家超再次谈及香港要改革,指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周边包括内地城市又进步得很快,如本港不改革会被淘汰。他又认为,现在需要告诉市民改革的利与弊,认为社会是知道需要改革的。此外,他指需要让市民觉得政府了解他们的需要,已要求各司局长要经常透过媒体回应、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放讯息。当有事件发生,更要立刻担当主导角色,让市民觉得政府知道问题出现,并去处理。
李家超接受港台电视节目《盘点政策》访问时表示,他上任以来在推动改革,政府愿意改革,社会也知道要改革,而改革步伐要再推进,现时与他心目中的目标仍有一条路要走,需要共同努力。他表示,每年《施政报告》订下百多个绩效指标KPI,大致上符合他的要求,但认为仍不足够,需要继续做,希望国际亦认同本港是有进步。
他又讲到自己已向各司局长作出要求,要显现政府的主导角色。
要等市民知道政府好了解市民需要,兼且速度上要成日睇到政府运作,所以(我)要求啲司长局长成日要出现于媒体讲嘢啦,喺自己嘅社交媒体发放讯息,一有事件出现即刻要主动自己有主导角色,指示点样做,咁呢效率方面第一会提高,第二市民觉得政府其实真系知道问题出现,去处理㖞。
他认为,过往政府可能也是如此处事,但没有主动让外界知道:“咁呢个我觉得系会相辅相承。”
李家超上月率团到秘鲁利马出席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他总结行程说,达到“天时地利人和”,包括中国在秘鲁投资兴建的钱凯港码头开幕,缩短拉丁美洲货物到中国的时间,减少营运费用,而香港和秘鲁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亦开展了新增长点。
李家超又说,本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旅客消费习惯改变、个人消费习惯改变,与及周边包括内地城市亦进步得很快,本港如果不改革会被淘汰。他指,本港以前成功的元素,在现在的环境下,可能已不再成功,内地有制度优势,对改革较为接受,他举例说:“点解隔离舖头排长龙,另外几间有位都无人入去”,认为需要研究如何吸引客人。
至于政府的抢人才措施,他指过往是用“吸引”或“引进”人才字眼,现时改用“抢”,是要改变文化,代表积极、主动出击,强调政府很全面去抢人才。他说,培育本地人才是优先,但仍然是不够,香港只有750万人,很多研究报告指香港如果要保持竞争力,作为领先城市,应该有1000万人。他又说,以750万人计算,人才库有限,一定要吸纳外地人才,增强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