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前瞻|01消息:再培训课程拟准大学学历报读 增课程种类

撰文: 潘耀升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周三(16日)发表,《香港01》获悉,职业教育培训方面将有著墨。去年施政报告要求雇员再培训局检讨定位,包括服务范围、培训策略及营运模式。消息指,检讨报告倾向建议将课程报读资格,由副学士放宽至学士,按现时津贴额,学员每月最高可获8,000元津贴;又建议邀顾问检讨课程种类,配合经济转型及当前劳动市场需求,毕竟创科成为未来趋势;另外探讨培训形式更具弹性,其中一个方向是订标准放宽网上授课规定。

雇员再培训局2007年放宽课程报读资格至副学士,沿用至今17年。(苏炜然摄)

再培训局课程限副学士或以下人士报读

再培训局1992年根据《雇员再培训条例》成立,现透过约80间委任培训机构,提供约 700个培训课程,涵盖28个行业及通用技能训练。最初课程报读资格是年满30岁、中三程度或以下的失业人士,2007年再培训局放宽至年满15岁、副学位程度或以下的待业或失业的人士,沿用至今17年。

去年10月26日,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林霭怡摄)

去年提检讨再培训局定位 料今年著墨职业教育培训

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于施政报告提出检视再培训局的服务范围、培训策略及营运模式等,配合香港的经济发展和人力培训需要,推动全民持续进修及技能提升。《香港01》获悉,劳福局已收到再培训局提交的检讨报告,预料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有著墨,报读资格是其中一个检讨方向。

9月14日,李家超落区巧遇市民要求放宽再培训课程报读资格,图为当天到访酒楼的相片。(李家超Facebook相片)

落区巧遇市民要求放宽报读资格

巧合地,李家超上月14日为施政报告咨询落区,到访黄大仙一间酒楼时,遇到两名印刷业从业员。她们向李家超表达行业急速转型,“问他有否再培训课程,帮到我们的工友。看那些课程(报读资格)的最低学历与最高学历可否放宽,他指也可以”。

劳福局官员曾称研究修例检讨再培训局课程是否仅接受大专以下学历人士报读。(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01消息:再培训课程拟准大学学历报读

劳福局官员近月开腔表明研究修例,检讨再培训局课程是否仅接受大专以下学历人士报读,研究将再培训局课程涵盖至高学历雇员。

消息指,检讨报告初步倾向建议将课程报读资格,由副学士放宽至学士,皆因大学毕业人数愈来愈多,大专生已经占劳动人口约45%,具高学历的劳动人口,希望针对香港经济转型及劳动人口变化,为再培训局未来10年工作作好定位,用好获分配的资源。

报读再培训课程的学员,大多是50至60岁人士,他们较有兴趣前线工作。(资料图片)

再培训学员以中年人为主 4月试行放宽创科课程报读资格

多于一个培训机构向笔者坦言,现时报读再培训课程的学员,大多是50至60岁人士,他们较有兴趣前线工作,形容“后生仔绝少”,毕竟现时到处也是大学生,若与时并进放宽报读资格,相信会获社会欢迎。

不过,究竟是全部课程划一放宽至大学学历,抑或某类课程才适用,有待公布

然而,再培训局今年4月已试行放宽报读资格,推出“创科.爱增值”计划,提供超过50项创新科技相关的培训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云端计算、虚拟实境应用程式、机械人流程自动化等,重点在于引入不限学历的特别安排,鼓励市民增值,支援行业数码转型,每名学员可获最高每月8,000元的津贴。

消息指,再培训课程种类要交由顾问研究,以切合当前行业、劳动力的需求。(资料图片)

消息:邀顾问研究课程切合行业需求 创科成未来趋势

除了报读资格,据悉课程种类亦是检讨范围之一。过去曾有议员批评再培训局课程按“市场喜好”而非“就业导向”,直言“开出大量冲咖啡班、插花班”,对再就业没大帮助。工联会早前建议配合八大中心发展,对接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及人工智能等应用资讯科技元素列入课程必修科目,协助港人取得两地认可的资格,提升本地雇员竞争力。

消息指,课程种类要交由顾问研究,以切合当前行业、劳动力的需求,“以前就基层褓母、陪月,宜家时代变得好快,讲AI、Web 3.0”,暂未指明具体开展的新课程,目的是希望帮到学员再就业,而非“兴趣班”,将来即使转行也能够“接地气”。

培训机构过往会协助雇主招聘及开办职前培训课程,雇主会在课程开始前与学员签订雇佣合约。(资料图片)

另外亦继续鼓励“企业包班”,即培训机构协助雇主招聘及开办职前培训课程,雇主会在课程开始前与学员签订雇佣合约,合约期于职前培训课程完结后开始。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年8月出席再培训局活动时亦表明,希望用好再培训局资源及企业的一番好意,再加上学员自身努力,为事业打好基础。

再培训局2020年12月疫情期间一度暂停所有面授课堂,改为网上授课,至2021年2月疫情稍为稳定才逐渐复常。(资料图片)

消息:探讨放宽网上授课规定

据悉上课形式亦是检讨范围之一,再培训局2020年12月疫情期间一度暂停所有面授课堂,改为网上授课,至2021年2月疫情稍为稳定才逐渐复常,当时有500多个课程恢复面授课堂,占再培训局所有课程约8成。

时至今天,根据再培训局的网页,有38个就业挂钩课程获批网上授课,包括陪月、甜品制作等;33个非就业挂钩课程获批网上授课。

消息指,再培训局的检讨亦包括探讨放宽网上授课规定,现时并非所有课程都容许网上授课,要经再培训局逐项审批,若订立统一标准放宽网上授课规定,相信可以提供弹性,便利学员上课。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年8月出席再培训局活动时亦表明,希望用好再培训局资源及企业的一番好意,再加上学员自身努力,为事业打好基础。(资料图片/苏炜然摄)

维持全日制学员才获资助安排

对于有工会曾建议将津贴涵盖至兼读制课程,消息指倾向维持全日制学员才获每月限额8,000元资助的安排,毕竟涉及公帑,担心“所有学员读完都有就好夸张”。